“大数据共享与安全”调研课题报告两会前出炉
2019-03-04 要闻

全国两会前夕,上海代表团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工作中的2个重磅课题调研“对口帮扶工作的立法调研”和“大数据共享与安全”纷纷结出硕果。

据了解,确定这两个调研议题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全体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以及上海市人大、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的结果。在形成8个建议选题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对口帮扶工作立法”和“大数据共享与安全”两个调研题目,既尊重代表的主体意愿,又把国家要求和上海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分别对两个调研选题进行“瘦身”,选准切入口,力争通过调研,切实为推动上海乃至国家的有关工作出谋划策。

作为“对口帮扶工作的立法调研”课题的召集人,张兆安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就立法进行专题调研,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与调研组的成员按照时间节点制定出周详计划。除了在上海进行实地调研,还选取对口帮扶的地区听取意见。

去年,近20位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分赴北京、新疆、青海、云南三省一市,围绕对口帮扶工作开展持续调研,形成了《我国对口帮扶工作立法调研报告》,提出从九个方面着力,加快完善对口帮扶工作立法。

调研组提出对口帮扶立法要从九个方面着力:包括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全方面理顺工作推进机制、强调精准施策略和精准执行、推动援受双方人才和市场互动、推进职能优化解决九龙治水、确保帮扶干部人才各类待遇、推进移风易俗和教育兴边、注重保护援助方、注重促进受援方等。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希望通过这份调研报告,加快推进立法进程,切实破解瓶颈问题,为对口帮扶有力有效开展保驾护航。

陈鸣波代表则是“大数据共享与安全”课题的召集人。当前,大数据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通共进,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及数字经济发展,国务院发布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重要文件,全国各地围绕大数据的技术创新、应用推广、产业发展以及建章立制等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尝试。

陈鸣波认为,这个调研课题难度很高,但很有必要,因为大数据安全的社会关注度很高。专题调研的总体考虑,了解世界各国对数据开放共享的工作尤其是隐私安全保护方面的内容。同时,调研组也要立足上海,从企业、政府、公共机构三个角度,并且抽样老百姓看法,来了解大数据的现状。

据了解,在参与“大数据共享与安全”这个调研课题后,也有不少代表从中还抽取“子课题”,进一步深挖,将另行作为今年全国人代会的建议或议案,为改革发展献策献力。

[呼吁]

大数据地方立法上海要为全国提供经验

在沪全国人大代表组成“大数据共享与安全”专题调研组,于2018年7月-9月,对上海、贵州、浙江等地政府利用大数据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向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开展了问卷调查,从而提出立法建议。

调研发现,在大数据共享方面,政府数据采集机制亟需完善。目前,国家层面已明确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机制,各个地方层面对也数据采集原则、方式等进行了规范探索,但是,在相当一些城市仍存在缺乏专职的政府数据资源采集部门、政府数据资源的采集缺乏统筹规划、政府数据资源的采集缺乏明确导向等问题。

与此同时,政府数据共享度有待提高。各地在政府数据共享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例如,“云上贵州”大数据平台目前共享的数据集达到688个,交换数据总量为9879万次。杭州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接入48个部门、共享接口476个,累计调用数据3250万次。就上海而言,本市积极构建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目前已覆盖46家市级部门、编制目录2.1万条、数据项超32万个,推动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长三角政务数据流通平台的对接联通。但调研也显示,在上海市政府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中,“主动共享”或“按需共享”的数据项占比76.2%,其中“主动共享”的数据项占比仅为57%,各部门对数据资源共享关注度不高,提出共享申请的数量较低,数据提供不充分。

在大数据安全现状方面,大数据安全与保护法律法规需要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有待加强,大数据安全保障法律覆盖范围要扩大等都备受关注。

针对目前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了若干统筹建议。其一就是建议上海在大数据地方立法上加快进程,为全国提供经验,并支撑上海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采集、梳理、归集、存储、共享等工作,为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梳理和业务流程再造等“一网通办”提供立法支持,争取尽快形成符合上海卓越城市建设要求的大数据共享体系。

其次是加快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体系。建议全国人大研究制定《个人隐私保护法》等法律,确立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制度的核心内容,加大对信息主体的赋权和保护力度,确保信息主体的知情权、访问权、更正权、退出权、拒绝权等,地方的立法可以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使用规范。

来源: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