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2019-03-13 要闻

青年报·青春上海北京特派记者 刘昕璐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昨天下午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市委书记李强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代表团团长殷一璀参加审议。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高院院长刘晓云在发言时建议,可以在上海设立国际商事法庭。刘晓云说,过去一年,反贪等部门有序转移至监察委后,检察机关积极作为,开展了捕诉合一改革,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进一步强化了法律监督职能,全国检察机关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上海作为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地区,改革进展顺利,经验在全国推广推开。刘晓云同时建议,最高法院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司法解释综合配套改革的监督指导,“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事关大局,现在来看,全国各地有些做法不太一样,需要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进。”

“‘昆山反杀案’作为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发布,体现了司法实践追求公正。”全国人民代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说道。

张本才认为,“‘两高’报告贯穿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人民满意为根本追求,以司法改革为工作驱动,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是两个非常好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紧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与时代同步,立场鲜明。报告也更好地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亮点和经验都非常多。“比如执行难问题,在报告中单列了一大部门来讲,而且已经基本完成预期目标,成效明显。”

张本才认为,最高检报告还“大事落细”,把大政治、大民生落实到一个个具体行动上。“这次报告把公益诉讼作为独立内容单列出来,也是前所未有。”张本才代表认为,这既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益保护的关切,也体现出公益诉讼成效明显,落实了总书记关于“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的重要指示。

张本才建议,最高检抓紧研究与机构改革、捕诉一体机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加强民事检察人才的教育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战性,从根本上解决“办理刑事案件强,办理民事案件弱”的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建议“两高”要增进协同,同时建议加强公益诉讼的顶层设计。寿子琪指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加强业务和技术的协同。在建设过程中,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建议在检察系统、高院系统使用国产系统,更多支持国产的自主知识产权软硬件。他指出,“两高”之间在信息系统建设标准、接口、格式等方面要尽可能互相协同,这将有利于案卷文书的移交转接、信息共享等。

此外,寿子琪还表示,从报告数据看,公益诉讼对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他建议,要加强公益诉讼的顶层设计,在制度制定设计、实施细则、办案规则、力量配备上,予以重视和加强。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局长花蓓表示,解决“执行难”应“永远在路上”。“需要最高人民法院能持续深入推进解决‘执行难’的遗存问题和新问题,保持改革力度不减,积极回应百姓关切。尤其是在改革当中遇到的一些难点,一些利益攸关的痛点。” 花蓓举例,比如,造成执行难比较集中的“无财产可供执行”这一问题,要有更加具体的机制来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代表则建议,可以通过全民诚信体系的建设,提高失信成本,间接来解决“执行难”。“我们民众的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被害人维权成本较高,需要从司法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上海代表团副团长沈春耀、廖国勋参加审议。


青年报·青春上海北京特派记者 刘昕璐

来源:青年报

阅读全文 返回上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