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荡过的马路》被刷屏 谁说小而美不能打造文化大品牌
2019-03-28 文娱

这两天,两部纪录片在上海成了“网红”:一部《陕西北路》一部《江宁路》,勾起了无数上海人关于一座城市、一段时光的记忆。青年报·青春上海就此制作的《那些年,我们荡过的马路》海报,更是被刷屏。两部“很上海”的情怀之作,是怎么来的?记者发现,在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并不拥有传统意义上“大型文化地标”的静安,也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树静安文化品牌静安文化先走小而美路线

这两部纪录片,切入点都非常小,都是从一条具体的路来讲文化沉淀。事实上,“路”的文化,一直是静安区在做的事情,前不久,“路过静安”项目,也同样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选择讲述“路”的故事,和静安区文化品牌的定位,很契合。一方面,静安区要打造的是“最国际、最上海”的文化强区,一方面,因为超大型文化地标没有规划落户在这里,从具体的文化项目上,静安又选择了精耕细作、“先走小而美”的路线。

在韵味十足的陕西北路听完作家陈村的“网文论坛”,再到南京西路的静安公园,驻足欣赏爵士音乐节的一场演出;在家门口,看一场公共文化配送到社区的传统文化戏,一出门,就可以用不贵的价钱购买一场静安现代戏剧谷的门票,看一场国际大戏。这些,都先从小的切入口进去的。

作为中心城区中的“核心城区”,静安的剧场不少,大宁、艺海、美琪、静剧场、戏剧谷、上海商城……但是,它并没有那种大型的、能够“一锤定音”的超级地标。“静安的策略就是先走小而美、小而精的路线,”这位负责人举了静安现代戏剧谷的例子。

“谷”这个字有天然的剧集效应,虽然戏剧谷并非定位于哪个超级大剧院,而是分散在静安区的各大剧院,但这几年来的佳作云集,对于爱看戏的市民来说,它已成了每年必须要去打卡的一次节日,而对戏剧创作者来说,这个“谷”,也是挤破头想进的地方。今年,它又将创新高,邀请了11个国家艺术团队的19台剧目来演出,而且首演剧目比例再创新高,上海首演达100%,中国首演剧目高达80%。

“上海市十大文化品牌活动,静安现代戏剧谷,是唯一一个区级的。”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

静安的底蕴在人给艺术家更多试错的机会

在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进程中,各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像黄浦区剧场集聚效应明显、徐汇滨江开发颇具特色,静安也有优势。春节前,区文旅局邀请在静安的文化名人搞座谈会,人来了180多个,包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家陈钢、作家赵丽宏等,屋子里都挤不下了,相关领导在分析其它兄弟区的优势后,提问“静安有什么”,座席中有人应了声,“我们有人,这一屋子的人,就是我们静安最大的宝藏”,说这话的,是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教授。

静安的定位是“国际静安”,本来就是文化资源富集区,这,就是底蕴。文化名人多,就能产生诸多的联动效应,串联起历史与现代,诞生更多的优秀作品。“像今年的扶持基金申报,我们今年更强调的是首演首展,强调内容本身,首演首展同时也是表示,静安愿意给艺术家更多试错的机会。”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小而美、小而精起步,不拥有传统意义上“大型文化地标”的静安,也能打造属于自己的大型文化品牌。

创文化新模式调动各方资源参与文化建设

近期,静安区文旅局发布了2019年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公共文化项目配送征集也同时启动,甚至还特意由局里两位相关负责人到一线,向各个单位宣讲并现场答疑。“政府扶持的态度,应该是打造平台而不是给项目包办全部,文化主管部门更大的作用,应该是调动区内外各类社会力量,让它们聚合起来、辐射出去。”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静安区内有众多知名的区域化党建单位,包括出品了前述两部热门纪录片的SMG、上海报业集团、上海爱乐乐团等单位,也包括了很多有名的民间非营利机构,包括张军的昆曲艺术中心、《梁祝》作者之一陈钢在推动的“克勒门文化沙龙”等,这些机构自主自发的活动,丰富了静安文化的内涵层次。

除了充分团结这些单位,静安区还将文化渗透到了社区。静安有一个政府实事工程,叫“灰引力” 基层文化服务点。简单说,就是把“大文创”引入“小社区”,把包括社区活动中心在内的原有空间,进行艺术改造后,变成市民身边的“文化客厅”,这受到了全区人民的欢迎。“这是标准的‘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民共建’静安区文化建设理念,灰引力服务点的建设,也是静安首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