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飞絮又来“作妖”了!防过敏技能速速get!
2019-04-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4月中旬开始,上海又将进入一年一度的“飞絮季”。专家提醒,飞絮季一般会持续一个多月,但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太大的持续性影响,有过敏体质的市民这段时间最好戴上口罩,做好防护出门。

市区法国梧桐最易产生飞絮

申城近日气温回暖,阳光明媚。但不少市民发现,空中飘扬的飞絮也多了。记者从绿化部门了解到,从4月份开始,上海就将进入一年一度的“飞絮季”。 一般从4月上中旬开始,“飞絮季”会持续一个月左右,进入5月份之后逐步减少,到5月底6月初会结束。

据介绍,这些飘絮的主要来源是行道树木,如悬铃木、杨树、柳树等植物都会在春季结果时带来飞絮,一旦有风,就容易带来团团“飞雪”。

在上海的市区,法国梧桐是最常见的行道树。这一学名为三球悬铃木的植物是一种落叶乔木,枝干高大且树叶茂密,夏季遮阴效果好,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由于适合上海的气候生长,在上海市区多有栽种,如复兴中路、瑞金二路、陕西南路、衡山路、肇嘉浜路、淮海中路等,都可见其身影。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绚烂的秋季,法国梧桐都能给这些街区带来别样的风情。

但在春季,尤其是4、5月份,“行道树之王”就显得有些不太友好了。此时悬铃木果球开裂,果毛爆出,在春风的吹动下,金色的果毛扑到行人的头发、眼睛,甚至衣领里,让人感到不适。

杨柳飘絮、部分花粉也易造成过敏 

除了悬铃木,园林专家表示,一些杨柳科植物也容易产生飘絮。在一些公园绿地、河道旁边,常常会栽种一些柳树,这也是常见的河道行道树种。4月上旬到5月份,不少公园的柳树也会飘絮。

柳树、悬铃木之后,杨树开始飘絮。杨树的种子细小、质轻,很容易随风飘移和聚团。不过杨树飘絮时间不长,基本在一周左右。相比较少种植的柳树,杨树在上海的栽种面积广泛,如大华地区沿着真华路向东,富平路、广泉路、香泉路上的行道树就有不少杨树,此外,在浦东一些地区以及普陀区的曹杨地区,杨树也被大量用作行道树。

园林专家表示,春季除了树木飘絮外,一些树木花卉的花粉也可能会造成人们过敏。比如草本植物藜草,花粉中的某些蛋白质成分会令人产生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睛痒等过敏反应。又如长乐路一带种植的枫杨树,以及其他胡桃、毛白杨、加拿大杨、构树等树木都会产生花粉,也可能会引起花粉过敏。这些树木大多开花至六七月份。

飞絮对于人体健康不会造成持续影响 

记者了解到,春季飘絮在全国很多城市都会出现。近年来,本市部分区县绿化部门在尝试使用一些科技手段减少悬铃木的结果,如普陀区通过药物喷洒使得果球发育受阻,可以减少85%以上的飞絮。“正常一棵成年悬铃木能产生700-800个果球,药物控制后,果球可以减少到200个左右,毛絮量也相应降低很多。”普陀绿化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

此外,各区县绿化部门每年都会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剥芽,在修剪树枝的同时摘除果子,以减少结果量,去除果枝,减少飞絮的发生。    

园林专家则表示,植物的飞絮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完全使用外力阻止不符合物种的生存法则。一般上海市民最容易感受到的还是梧桐树上的芽衣絮与果毛絮,而这些飞絮一般对于人体健康是不会有持续影响的。

对于过敏体质的市民,专家建议,由于这些飘絮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建议一些敏感性体质及有呼吸道疾病的市民可以佩戴口罩来予以防护,回到室内后能及时清理、清洗。骑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市民可在出门时围上纱巾或戴上眼镜,以防飘絮进入眼睛,影响正常行驶。市民进行户外运动时也应选择飘絮不严重的路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