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张拍摄图片的黑洞有名字了,名字很“夏威夷”
2019-04-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文、图

“观测黑洞都需要提前一年提交计划,2019年的计划我们已经提交。”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今天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上海科普大讲坛第118讲“‘看见’黑洞”讲座中透露,早在2016年世界EHT(事件视界望远镜)联合组织还没有成立时,上海天文台已经提交了2017年的黑洞观测计划。

沈志强笑着透露道,目前这个黑洞的名字都有了,叫“Powehi”。“美国夏威夷JCMT天文台执行台长说,这个名字非常好,用一个名词就把我们需要8分钟才能解释清楚的黑洞解释清楚了。”沈志强说,因为工作原因,他多次往返夏威夷,这个名字确实很“夏威夷”。据悉,“Powehi”是夏威夷语,意思是“无限创造的黑暗源泉”。Powehi一词取自18世纪描写夏威夷宇宙创生历程的一首颂歌。EHT项目共使用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其中有2座位于夏威夷毛纳基休眠火山上。而M87星系中心黑洞的发现,利用了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的8.1米口径的弗雷德里克C吉列双子座望远镜。

事实上,早在1999年,世界天文界就有了联合全球多台望远镜形成“事件视界望远镜”联合观测的概念,2007年正式提出,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设备结果又“拖”了十年,直到2017年,才正式观测拍摄黑洞。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天,对于M87中心的黑洞M87*真正采用的数据是5天。

为什么要用这5天的数据?沈志强连说“运气”,因为观测结果取决于天气条件,全球6个点8个台站都要天气好才行。“而且,由于M87*的质量根据两个方法估算相差近2倍,也就是对应的黑洞阴影相差近2倍,目前观测到的阴影发现刚好是大质量值,所以,最后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还是很幸运的。”

据介绍,观测取得的数据足足有3500个T,为了校验确定最后的结果,这些数据由多个团队独立处理分析,再相互比较。

沈志强介绍说,图像重建用了3种办法,跟之前科学家预言的模型进行比对,最后呈现的就是4月10日发布的结果。“发布时间是2018年底确定的,因为不光是发布一张图这么简单,这次结果共发表了6篇论文,每篇论文非常长,有几十页,每一部分都要通过论证,我们春节时都在快马加鞭,最后准时发布,再次体现了国际合作的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文、图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