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芬兰国宝级指挥巨匠上音授课,11位中外学员获约玛·帕努拉亲自指导
2019-04-17 文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第五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指挥大师班汇报音乐会”昨晚在贺绿汀音乐厅奏响,被誉为“大师的导师”的芬兰国宝级指挥巨匠、已是89岁高龄的约玛·帕努拉教授亲临上音开班,连续5天授课指导。这一汇报演出也因大师的造访引来爆棚的爱乐者。

“大师的导师”亲临上海

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管弦系承办的“第五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指挥大师班”于4月12日-16日在上海举行,邀请到了被誉为“大师的导师”的芬兰国宝级指挥巨匠——约玛·帕努拉教授授课。

约玛·帕努拉(Jorma Panula)生于1930年,他为芬兰培养了诸多优秀的指挥家。如今虽已89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

帕努拉教授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指挥教师,他的许多学生在世界著名乐团担任总监。他拥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如今,帕努拉大师在全世界范围内开设指挥课程,并经常在世界各地担任客席指挥。他也已是连续第三年来上音执棒国际指挥大师班。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音乐艺术人才。同样悠久历史的指挥系亦是人才辈出,在我国指挥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

早在半年前,学生们就竞相申请,其中不乏国际生源,并历经数轮PK,才能成为大师班里的幸运儿。对此,上音表示,举办“国际指挥大师班”旨在为青年指挥们提供一个学习、观摩的平台,让年轻的指挥人才们齐聚上海,受到大师的亲自指导,并有机会指挥乐团举办音乐会。同时,对学校而言,这也是进一步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推动和促进我国指挥人才培养建设和发展,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的契机。

借大师班让创新团队“双受益”

此次大师班为期五天,先以学生指挥双钢琴,后用管弦乐队排练的形式上公开课,每天课程结束后有录像点评及讲座环节,最后一天作为成果汇报举办一场音乐会。

经过层层选拔,共有11名中外学员接受大师的亲自指导。其中,有来自法国、意大利、芬兰等地的外国学员,同时,还吸引了大量旁听学员,他们纷纷从各地赶来,共同参与大师班。

上音指挥系副主任、指挥家林大叶说,此次大师班活动作为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得到市教委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体现了学院交叉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创新型的跨系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形成横向加上纵向的“十字形”教育理念,充分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与整合,是一次可贵的实践。

据了解,从国际惯例看,指挥大师班的开设,通常根据每个大师班的经济条件和主办单位的承载能力,授课形式一般是“双钢琴”,经济好一点的是乐队形式,但是乐队通常都是找职业的交响乐团,或者是通过临时搭建乐团来完成。这次上音的大师班所配的乐队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担纲,是全部由管弦系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一支音乐表演团体。

其间,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是研究生一年级学生陈家怡,她在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四名的佳绩。通过大师班的举办,无疑给这些年轻的独奏人才及乐队合奏人才带来全新的体验,使他们得以与青年指挥一起成长、进步。

“形象地说,这是一个‘自产自销’的过程。如此一来,这种教学就变成了不只是指挥大师班,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我们的乐队成员也能从大师班的教学过程中,汲取充盈的养分。通过大师的点拨和指导,让他们加深对音乐会排练和作品的理解,从而实现协同育人,多方共赢。我们注意到,授课中,大师就不时地去给予乐团一些排练上的指点,所以,这样等于是‘双受益’,不仅是让指挥受益,同时乐队也得到了提升。”林大叶欣喜地说道。

指挥人才的培养需要乐队而不只是钢琴

16日晚,历时五天的大师班在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及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组成的结业音乐会中画上圆满的句号。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副院长侯立玉出席音乐会并在闭幕式上对本次指挥大师班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帕努拉大师为学员们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并祝愿他们拥有光辉的未来。

“Piano is nothing!”帕努拉在音乐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一流指挥人才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观点。他强调,指挥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乐队一起训练和成长,而不只是面对钢琴。“指挥应该指挥的是乐队,没有乐队的话,有多少架钢琴都是没用的。”对于学员们的“相似感”,大师则希望,指挥要更多有一些自己的个性,要更多研读自己来发现它。同时,回看学生排练时的录像也应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对此,上音也深以为然。近年来,上音正是通过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并积极开展一系列学术讲座、专家大师课及“未来指挥家”音乐会等活动,助力新时代一流指挥人才的培养。

据了解,被戏称为“神仙专业”的指挥专业,是个非常特殊的专业,限于条件,国内音乐院校的专业培养都是在教室内完成,在授课中也只能以“双钢琴”模拟整支乐团来进行指挥教学,但真正的舞台,从来不是去指挥两架钢琴这么简单。

因此,如何从模拟实验变成全仿真,“未来指挥家”音乐会就在上音悄然实践。由院方来资助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来到全国范围的职业乐团,与真正的职业乐团进行交流合作排练音乐会,这一举措改变了中国指挥教学的既定模式,探索出一条指挥学科人才培养突破的可行之路,也真正让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得到提高。这个模式也被命名为“未来指挥家”系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