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黎圣母院修复,建筑学家这样说……
2019-04-29
天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了学界有关文物保护及修缮的深入思索。新一期行知读书会邀请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家王海松来就此与读者进行了分享。王海松的观点是,失火以后的巴黎圣母院应该被修复,但在修复的过程中不应排斥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
在讲座中,王海松教授分享了巴黎圣母院的前世今生。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来看,王海松认为巴黎圣母院堪称法国的象征,其建筑结构做得很漂亮,很有艺术的舒展性。巴黎圣母院的钟楼部分,飞扶臂、中间十字交叉的尖塔,到后面唱诗班唱歌的地方,是一个整体,堪称完美,也是学建筑的人必去的地方。里面非常漂亮的彩色玻璃也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大亮点。这些都是当时法国人自己一块块烧出来的。
王海松说,因为有对巴黎圣母院完美结构的了解,听说失火的消息,他就判断这栋建筑85%的部分应该会没事。同时他认为法国消防队处理得当。“法国的消防队非常聪明,不断降温,不让里面的温度过高,里面有油画等。烧是往上走的,温度没有过高,所以情况还好。”
对于巴黎圣母院的未来,王海松说这栋建筑应该被修复。他很欣赏马克龙总统的一句话“巴黎圣母院肯定要重修,因为它是我们的文学,是我们的艺术,因为他是法国人全部想象力的代表。”至于修复的方案,王海松说,着火后的巴黎圣母院应该被修复,作为世界文化的瑰宝、法国文明的骄傲,巴黎圣母院的现象已经根植于民众脑海之中,必须被延续;其次,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建筑师、艺术家们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实现他们的想法,古老圣母院的修复不应该排斥合理技术的使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