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五一假期,上海又㕛叒成“网红”打卡地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外滩游客如潮。吴恺/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陈诗松、钟雷、刘春霞
“五一”小长假4天,本市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本市文化和旅游假日产品供给丰富,推出了包括文化民俗、都市观光、亲近自然、乐游农家等四大主题共57项活动。全市纳入假日监测统计的161家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同比增长33%;黄浦江滨江五区累计接待游客565.89万人次;全市各博物馆累计接待51.3万人次;全市41家美术馆累计接待观众16万人次;全市270余个公共文化场所累计接待市民253.84万人次;全市各演出娱乐和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累计接待44万人次。
“五一”小长假期间,本市以晴好天气为主,市民出行意愿强烈,文博场馆活动精彩人气足。“百万市民看大戏,游上海”渐入人心,全市博物馆除常设展览正常开放外,策划推出多项展览和社教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将博物馆作为假日出游的选择。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专题展览《伟大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上海博物馆特展《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嘉定博物馆临展《疁城遗踪——嘉定出土文物展》、上海鲁迅纪念馆《拈花——鲁迅藏中外美术典籍展》等受市民游客追捧。
商旅文融合产品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朱家角古镇、枫泾古镇、广富林文化遗址、上海大观园等古镇、古街、传统文化民俗景点迎来众多游客;“漫游慢品武康路”——老房子故事会、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等以文化资源为特色的体验活动,受到了年轻市民游客的喜爱;金山嘴渔村的渔家一台戏、手工彩泥体验、寻找渔文化亲子闯关游戏等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金山吕巷水果公园、嘉定毛桥集市等景点推出的“美丽乡村,美好时光“自助一日游,让城市游客感受美丽乡村的民俗文化,尽享田园郊野乐趣;徐家汇、佛罗伦萨小镇、上海白玉兰广场等全市各大商圈的购物优惠活动也大大丰富了假日休闲购物市场。据商务委统计,全市386家零售和餐饮企业5月1日-4日实现销售额46.9亿元,同比增长15.5%。
本市各大赏花节庆活动继续成为假日旅游市场的热点,世纪公园的“2019世纪公园春季花之旅”、顾村公园的“姹紫嫣红”月季花展、辰山植物园的2019上海月季展、薰衣草公园的上海薰衣草节等赏花观花、踏青郊游活动,吸引着市民游客前去感受休闲好去处的魅力。小长假前夕,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强旅游安全提示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会同文化执法、交通、公安等职能部门赴机场、人民广场发车点、G60沪昆高速枫泾收费站、S26沪常高速淀山湖收费站等10多个地点集中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复兴号“绿巨人”助力假期客运服务。新华社/图
数说“五一”
▌“五一”期间,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433.9万人次,其中城市公园415.2万人次,日均103.8万人次;郊野公园18.7万人次,日均4.7万人次。假期游客量高峰出现在5月2日,为125.2万人次。
▌据市交通委交通指挥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五一”期间,本市三大铁路站、两大空港、省际客运班线累计发送旅客281.13万人次,累计到达248.13万人次;高速公路累计流量达609.86万车次,日均同比上升3.92%。
▌“五一”小长假,长三角铁路共发送旅客1495.2万人次,同比增加232.3万、同比增长18.4%,日均发送299万,旅客发送总量占全国铁路客发量的20.9%。其中动车组列车发送旅客1082.4万,日均发送216.5万,同比增长19.2%,占长三角铁路旅客发送量的72.4%。
▌“五一”小长假,本市各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累计接待18.33万人,同比增长10.6%;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计69.32万册,同比增长64.2%。962020热线接受投诉和咨询754通,同比增长48.1%。上海旅游集散总站累计发送旅客0.88万人次,发车255班次,出游前五名的目的地为:无锡荡口、乌镇、周庄、金山鱼嘴村、崇明。
▌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五一”期间,外来游客消费次数高达278.3万人次,发生消费为43.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13.5%和15.7%,外来游客消费占全市发生消费比重达36.5%,较年初元旦提高6.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外出游客消费次数为244.5万人次,发生消费为28.3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4.3%和11.7%,外出游客消费目的地城市前三位分别为苏州、南京和杭州。
▌“五一”小长假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共接到投诉举报1406件(投诉757件、举报219件),同比增长11%。其中,由于受到市民“出游热”的带动,餐饮住宿、食品、交通等领域投诉量均有所增长。目前,上述投诉举报已转至各区市场监管局和消保委协调处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陈诗松、钟雷、刘春霞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