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持跨界成为主播,90后“斜杠青年”陆洪喜:要做特长型网红
2019-05-15 青年

微信图片_20190515154409.jpg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图、视频 杨诚/后期制作

从全职商业主持到跨界成为美食主播,在一直播上拥有165多万粉丝的鸿禧(真名陆洪喜)自称是主持界小戴军。

相比普通唱歌跳舞的“泛网红”,陆洪喜认为,有自己独特的技能,才能脱颖而出。现在这个社会要当“斜杠青年”。

初当主播,直播间只有寥寥两三人

陆洪喜来自江苏,是名“90后”,毕业后就当起了全职商业主持。2017年,直播最火的那阵子,他在主持商业活动时,发现品牌方会邀请网红参加线下直播。陆洪喜心想,我本来就有主持专业优势,能说会道,何不试试直播?

陆洪喜从上学开始就爱上了养宠物,最多的时候家里有12只泰迪。在直播间和粉丝们聊什么呢?他选择宠物作为切入口。他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平台,龙珠、映客、一直播、京东等。

前期积累粉丝的过程很煎熬,从2017年8月份正式转战直播间,到次年五六月份粉丝积累到一定量,这期间需要每天不间断地直播。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严重睡眠不足。白天要外出主持,他硬撑着6点起床,6点半准时开播,每天播2个小时,赶在上午9点出门前与粉丝互动。

起初,粉丝量增长得很慢。陆洪喜迄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进入龙珠直播间当签约主播的时候,2个小时直播间只有寥寥两三个人。这种感觉就像做路演的时候,台下一个人没有,主持人还是要在台上自嗨。一个新主播,更不可能天天收到礼物。

寂寞孤独冷是不少主播都曾有过的感受,很多人受不了前期的清冷,退出了直播间,但也有人坚持了下来,始终相信付出多少总会有些收获。在坚持中,陆洪喜直播间里的粉丝量开始从几百到上千增长,如果播的内容好,偶尔还会被推送至首页的全国热门。

直播卖货,到最后一场坐着都能睡着

相比主播的爱说话,直播间的粉丝们则是沉默的大多数,很多人喜欢默默地看,发声的少,送礼物的更少。不过,每次看到大家留言“好帅”“声音很好听”等赞美的话,陆洪喜还是觉得很欢喜:原来他们虽然不说话,但会关注自己。

有时候直播间也会发生小插曲,比如有一次有位粉丝询问,鸿禧家狗很多,能否送他一只。陆洪喜立即反驳,“为何要送你?”一来一去,引发了一场口角之争,很多网友纷纷加入战局,分成了两派。陆洪喜的情绪一下上来了,说话像开机关枪,连着说出一长串辩词。忠粉始终站在他这一边,予以维护,黑粉则不依不饶,必要分出胜负。彼此彼刻的陆洪喜内心是生气的,但时过境迁,他洞穿了其中的门道:在直播间里,未必一派祥和就是好事,必须有两三个反面角色来掺和。这样直播间才会热腾起来,黑粉更多的时候像是一味调味剂。

陆洪喜也曾尝试在京东上直播卖货,一播就是六个小时,播着播着甚至会打瞌睡。为了直播效果好,陆洪喜会在直播时候用两盏灯对着自己打光,但好几次播到最后一场的时候,他觉得光线分外刺眼,浓浓的睡意袭来,困得眼睛也睁不开,已经到了坐着也能睡着的程度。

他深知李佳琦这样的头部网红的不易。以他自己为例,在做美妆直播的6个小时里,他一个人自言自语,不停地介绍产品,没有粉丝互动;也需要亲自“上脸”卖货,从素颜开始,试用水、乳液、面膜、眼霜等护肤品……虽然内心是喜欢卖货的,但当喉咙说到要冒烟,身体因为连轴转快要发生故障的时候,陆洪喜还是选择了放弃。

主攻美食,成为特长型主播

“欢迎来到我的料理直播间。夏天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在夏天可以吃些什么呢?如果吃油腻的东西,大家担心自己会不会变胖?但不吃的话,又满足不了我们的味蕾。今天我要推荐的是一款好吃的菌菇咖喱饭。有请我的搭档陈大厨……”这是陆洪喜日常直播的一个片段。在此之前,他要去菜场买菜,把厨房规整好,架起灯光。

从宠物到美妆再到美食,他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拥有国家高级营养师证的他觉得美食才是自己最大的兴趣所在。“我昨天直播韩国米线。一个小时吃了四碗米线呢。”

他看好当网红的前景,但他认为,如果要做可持续网红,就得有特定技能,转型成为特长型主播,光靠普通唱歌跳舞的才艺,肯定不会长久。“今年我明显感到,直播的活没以前多了。主播中很多都是唱歌、跳舞类的,真正能有独门才艺的很少。我和这些网红比就有优势,现在的年轻人会做饭的很少,美食品牌想要做直播的话,找美女主播没用,首先就会想到会做菜,懂营养的。”聊天中,陆洪喜自诩有烹饪的天赋,比如同样做一道简单的菜,他倒盐就倒得恰到好处。

他觉得未来主播要给自己一个辨识度很高的标签,好比大家一想到李佳琦,就是卖口红的。一想到卖口红,就会想到李佳琦。

和大部分网红主播不同,陆洪喜认为,直播只是自己谋生的另外一条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多了一种可能,但他不会以直播为生。他在浦东开了一家牙齿美白工作室,还注册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商业主持仍是他的老本行。

他还在小红书上卖货,有时候利润很薄,但他也觉得乐在其中:“也许小红书上一瓶药浴我才赚了30元,但我也要自己亲手包装,亲自发货,这样才有成就感。”

/ 对话陆洪喜:主播并非工作的全部 /

  记者:大家都说直播的热度在下降,如果坚持走直播这条路,你觉得会成为过气网红吗?

陆洪喜:网红也是分周期的,好比去年我经常去看人家的直播,但新鲜感过去之后,不会有那么大的热度了。年前我喜欢刷抖音,但很快觉得一些短视频没什么营养。你对这类产品的热衷度会逐渐下降。

对我来说,直播并非我工作的全部,我只不过多了一重身份,多了一种收入渠道。对我们商业主持人来说,每场活动都会接触不同的人,这样就有了更多的发展道路。

  记者:你说要做特长型网红,和普通的网红比,你有何优势?

陆洪喜:之前我遇到过一些品牌方,他们找了一些粉丝很多的网红宣传产品,在品牌方印象中网红都是能说会道的,请她们扮演主持人的角色无可厚非。但毕竟这类网红并非学主持播音专业,只能偶尔客串。其实,专业与否一对比就能感到明显的差别,就好比我能带动现场的气氛,有时候请纯粹的网红,随机应变的能力没我们专业人士强。

  记者:你现在还会天天直播吗?害怕掉粉吗?

陆洪喜:这是流量为王的时代。有段时间为了增粉,我天天坚持播。每天,你会知道有新粉丝出现,同时还要维护老粉丝。因为如果你不经常播,他们就会去看别的主播。几天不播,有人就会来私信你,提醒你很久没播了。就像李佳琦说的,每天有一万场直播,你不播,人家去看另外9999场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图、视频 杨诚/后期制作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