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奉贤博物馆新馆今日迎客,带你去看“雍正的世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视频
还记得前几天,青年报·青春上海预告的雍正故宫文物即将“摆驾奉贤博物馆”的消息吗(☜戳左边蓝色链接可回看)?今天,奉贤博物馆新馆全新亮相,为期三个月的开馆临展“雍正故宫文物大展”为市民展出了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与“四爷”雍正有关的120余件珍贵文物。
为一观雍正皇帝生活照、雍正御用印章,首日观展市民络绎不绝,一早8点博物馆门口就排起了队。
▍雍正大展多珍品:三分之二文物首次亮相
朱红色宫墙,雍正帝画像,展厅入口尽显帝皇风范,步入展厅,就进入了雍正的世界。
此次所展出的12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了瓷器、玉器、书画、珐琅器、漆器,更有雍正帝御用之物和御笔书法,讲述雍正皇帝的人生经历、政治措施及雍正朝的艺术工艺。其中三分之二一直藏在故宫的库房里,未曾与世人谋面。
在展厅第一部分,奉贤博物馆馆长张雪松推荐可看寿山石材质的雍正御用印章,“这枚印章雍正用了很长的时间,一般都放在‘尊亲之宝’的匣子里,说明雍正对其的挚爱。”
一幅清人祭先农坛图卷占据了独立展柜,这一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向参观者徐徐展现了清朝皇家活动的大场面。
张雪松介绍,这是一幅描绘清朝皇帝祭祀农神活动的纪实绘画作品,雍正皇帝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自雍正二年(1724)起至雍正十三年(1735),共亲祭先农、亲耕耤田十二次。图中出现了众多文武百官,离这些官员不远的前方,有三十余名侍卫环列成一个半圆形,个个佩带腰刀,肩扛旌旗,簇拥着在前面缓缓行走的雍正皇帝,“图卷用的是写真手法,若仔细看图卷上的文武百官,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同,十分精致。”
据悉,该图共有上、下两卷,上卷现存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而下卷则收藏于法国巴黎的吉美博物馆。
穿过朱红的宫门,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还原在展厅内,军机处陈设十分简单,由一个炕几和两个楠木炕桌组成,桌上摆放了烛台、长方砚台和紫毫笔。“军机处并不豪华,甚至可以用非常简朴来形容。”张雪松说,“军机处是大臣等候上朝时候,雍正与近臣交流的地方,这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雍正的日常作风。”
▍首批参观者:感觉很震撼
@张先生:我就住在西渡,开车过来很近。博物馆新开一定要来看看。我20年前去过故宫,这次能在家门口看到故宫展品很开心。展品很丰富,特别是那件木葡萄纹桦皮雍正帝御用弓,造型很独特,和我想的不一样。
开馆首日我先来感受,到时候要带上初中的孩子来看看。
@朱女士:看完特别震撼,展品的材料很考究,工艺又精细,雍正帝御用棉甲很有帝王风范。那幅清人祭先农坛图,我仔细看了看人物表情,真的都不一样。
这也算家门口的博物馆,能有如此大展很幸运了。今天带着3岁的儿子只花了半小时粗略看下,也是种熏陶。我准备三个月内每周都来看一点,慢慢感受文物的魅力。
▍常设展厅多互动,听古老方言唱与盐有关的童谣
占地2万平米的奉贤博物馆新馆内,有两个常设陈列展示区具有奉贤特色,海塘厅将奉贤海塘的历史价值和意义置于中国海塘历史整体的发展中进行展示。历史厅则主要讲述了奉贤历史发展进程、盐棉渔等产业兴盛、市镇贸易繁华、贤人贤事以及抗倭抗战等。
馆长张雪松说,馆内还有不少互动专区。在历史厅内,有介绍奉贤随着盐业、棉纺织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市集中心,裸眼3D屏幕用2-3分钟展现了各桥各镇店铺林立的繁华景象。
同时还能听到用古老方言所唱的与盐有关的谚语歌谣:“盐的生产历史在奉贤地区延续千年,方言里关于盐的歌谣谚语唤起过往艰辛的回忆,在这里听到古老的方言,带给游客一种听觉冲击与共鸣。”
在海塘厅,市民还可与“指掌图”互动预测潮汐,石塘护塘工程系统介绍也用多媒体进行了展示。
Tips:参观网上免费约,交通新增公交站点
想要一饱文化大餐的市民,可通过“奉贤区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www.fxbwg.cn进行免费预约参观,在馆内未达到当日额定预约上限时,市民游客也可持二代身份证于取票机进行现场取票。
位于金海湖畔的奉贤博物馆地处新开发区域,周边不少道路还在修整和打通。
为方便市民前来参观,目前奉贤博物馆的停车位都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据悉,奉贤博物馆停车场地下车位116个、微型机动车地下停车位4个、小型机动车地面停车位4个、无障碍车位地下停车位5个、大客车地面临时停车位3个。
此外,奉贤博物馆对面的青年艺术公园停车场173个地面停车位也对外开放。
为了方便选择公共交通的市民前来,奉贤区特别开通了一个公交站点,市民游客可以乘坐奉贤21路到湖堤路湖畔路站下,向南沿湖畔路直行约800米到达。
若选择乘坐轨交5号线延伸段,可在金海湖站下车,步行、骑行至博物馆,不过步行需要30分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