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最美地铁站
2019-05-26 生活

文/周琳琳、施宇妹

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地铁已成为都市人日常出行的首选方式。地铁空间作为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大、流动性最强及利用率最高的公共空间之一,正慢慢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窗口和连接城市与公众的纽带。因此,“功能”地铁向“人文艺术”地铁转化,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地铁空间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是否能够满足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综合要求,是否能够既反映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又投射出对未来的探索和展望,都成为当下值得讨论的话题。     正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2018最美地铁站评选活动”应运而生。赛事主办方希望通过专家和大众的评选,来提高人们对地铁公共空间所承载的人文艺术内涵的关注度,进而促进地铁空间品质的提升与地铁站设计的发展。

长春地铁2号线双丰站

五谷丰登,浸染古韵风姿

长春地铁2号线双丰站

设计团队:殷小烽、王中、武定宇、王远鹏、范文博、李昕晖、王毅、李贺

设计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长春地铁2号线双丰站取名“五谷丰登”,这件作品以丰收为灵感来源,圆形的照灯构成天穹的意象,灯罩内部和地铺装置上,装饰着由金色谷穗抽象重构而成的绚丽图案,饱满而热烈。

双丰站的设计以巨大的照灯和与之相呼应的地铺为核心,与整体的水泥工业风格形成巨大反差。照灯在深蓝色的灯罩表面过渡了颜色,使得照灯的暖橘色灯光突出但不突兀。暖橘色灯光相较于白光,更使人感到温暖和舒适。形如天穹的灯罩内壁画满了以金色谷穗抽象重构而成的几何色块,这些色块从灯罩的内顶部以从密集到稀疏、从小到大的规律依次而下,使人感觉灯光就像温柔的水流慢慢地流淌。

缓缓流下的灯光在地面上照出了一个等大的地铺,地铺以两圈不同色调的几何色块包围着中心位置的以篆刻形式呈现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汉字。这一设计,以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方式,表达了春城人民对国富民强的祈盼,也寓意长春的城市发展不断迎来美好收获。

长春地铁2号线兴隆堡站

摩登时代,感受现代潮流

长春地铁2号线兴隆堡站

设计团队:殷小烽、王中、王远鹏、武定宇、范文博

设计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长春地铁2号线兴隆堡站突破了原有的“墙面画框”的创作范围局限,进行了车站空间一体化设计的尝试。创新的造型与大胆的颜色营造震撼的感官体验,为空间注入活力。

设计团队充分运用装配站特有的空间结构和色彩基调,将整个站厅层做成一个女士提包的内部。顶部的混凝土预制结构设计成拉链造型,贯穿整个站厅层空间,利用横纵的线条增强空间的纵深感和围合感。在这个贯穿整个站厅的拉链附近,布满了模拟女士提包内部针线的半圆金属结构,它们承包了整个天花板,一直延伸至边壁。而在边壁上,设计师将建筑本身的圆形管道结构裸露出来,圆形的管道在空间中排列整齐又富有变化。

在色彩基调方面,圆形管道、天花板上的半圆形金属结构、顶部的模拟拉链,以及随处可见的简单栏杆,都被赋予了金属质感的玫红色,并透出一丝荒诞的气质。兴隆堡站的出口顶部被设计成提包拉链展开的部分,呈现出的都是年轻人的日常用品,例如口红、手表、护手霜、手机、糖果等物品。这些物品充斥了明黄、蓝色、黑、橘等数十种色彩,看似杂乱其实自有审美秩序地摆放在一处,并以超乎寻常的尺寸赫然出现在人流量密集的B、C出口上方,凭借着五彩斑斓的色彩和日用品放大的形式,用具象的视觉语言,增添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冷灰中的一“股”鲜亮

深圳地铁7号线皇岗口岸站

设计者:陈文韬 

设计单位:深圳市杰恩创意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

皇岗口岸是深圳福田区最繁忙的陆路口岸,临近皇岗村,是深圳与香港之间的五个一线口岸之一。

因此,为通过窗口形象展示深圳国际都市形象,设立了“口岸窗”这个站点主题。皇岗口岸既是重点站,也是全线的清水混凝土的试点站。柱头、天花板造型和墙面均采用清水混凝土板装饰,使空间保留原建筑的质朴感。为调节建筑空间的冷灰色调,设计师为天花板材质选用了暖色系的木纹铝板,并巧妙结合灯光整合式设计。天花板整体设计采用菱形的框架结构,框架形式既满足了地铁空间的镂空率要求,同时也为后期运营维护提供技术支持,且与车站整体现代简洁的设计理念相吻合。

站内的公共艺术品为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应景地以“联结”为设计主题,采用五彩鲜艳的金属线材料,通过编织、凝聚、扭转,形成一条巨大的绳索,呈现出强而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张力。

梦想之旅,从这里腾飞

深圳地铁11号线机场站

设计者:陈文韬

设计单位:深圳市杰恩创意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

机场站作为深圳公共交通重要交通枢纽,与机场航站楼实现无缝对接。为呼应机场的功能性,设计师在地铁站设计中运用了不少机场元素。站点空间装饰提取T3航站楼的设计元素和特点,通过虚实渐变的蜂巢六边形天花板及阳极氧化墙面渐变色调性,整体的黑白灰色彩搭配局部采用蓝色帆船板点缀,表达出机场航站楼的站点特色。为保证天花板整体效果,满足地铁功能照度,结合站内天花板造型,设计师设计出一套与装饰结合的、特定的异型灯具,局部天花板区域采用蓝色异型帆船板,以达到灯光与车站装修、艺术气氛结合的一体化设计。除了机场站,飞机跑道、机舱、机翼造型等元素将被运用在11号线整体线路上,以进一步打造该条机场线路的识别性和整体特色。

圆形风管

上海地铁9号线金吉路站

设计者:马凌颖、李畅、王莉娟

设计单位:华建集团上海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摒弃了繁杂装饰,将建筑本身的结构和机电管线裸露出来,把对于空间的美学要求渗透入车站设计中的各个方面。车站公共区柱面采用清水混凝土效果,设计师对机电各专业管线进行优化调整,使得站厅空间的视觉效果更加往上延伸,显出非凡的气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在地铁空间中首次采用圆形风管,这些圆形的管道在空间中排列整齐又富有变化。所有的设备、桥架及风管均采用浅金色,使得高耸的空间充满了强烈的工业气息。

诸光开物

上海地铁17号线诸光路站

设计者:王大龙、王红、唐旭

设计单位:深圳市利德行投资建设顾问有限公司

诸光路以“诸光开物”为概念主题,力图通过设计,集创意与环保于一体,融美观与舒适度于一身。在建筑方面,诸光路站在公共区域设置了贯通大中庭,改善地下车站的空间效果与光环境。在装修装饰方面,采用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包括采用无辐射装饰材料、能释放负离子的涂料、有海绵蓄水效应的透水砖等。艺术方面,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及其三彩艺术团队创作的“诸光开物”艺术巨作,完成车站效果的点睛之笔。

回归大海

青岛地铁3号线太平角公园站

设计者:周岳、李鹤、孙冲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作为艺术整体组成,设计师运用了壁画和雕塑两种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海洋生物之美。对自然采光空间的艺术介入是该创作的独特之处。立体的艺术造型悬置于站厅天井之中,其竖向的造型与地面人群全方位对应,又全然不妨碍通行功能。海洋生物造型各异,形态优美,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海洋文化氛围。

天空之云

深圳地铁11号线南山站

设计者:陈文韬

设计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杰恩创意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

作为清水混凝土试点站,站点柱面采用清水混凝土裸装柱体。此外,设计师提取“云”的形态变化,以“天空之云”作为站点主题。顶部的云朵造型圆润饱满,相互连接。部分云朵造型结合圆形柱体,将其包裹,从而达到“云朵”串联整体环境的效果。设计师在柱头部位采用暗藏灯具,对柱头进行点亮,美化整体感官体验。

汪洋中的小船

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南沙客运港站

设计者:罗若铭、钟仕斌、陈冠东、王昕

设计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地铁站整体运用了蓝色的墙面及银色的曲面和支撑柱元素。如此纯粹的造型主题、简洁的元素,连续生成多曲面漫反射的空间场景,生成海上丝路的天水湛蓝以及波光粼粼的意象。充满话题性的木色古船形态,成为站内目光的焦点所在,言简意赅地昭示着该地域的文化性质,构成该站的特殊氛围,扩展并强化空间价值。

汪大伟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

Qa 生活周刊×汪大伟

Q:在人们日常出行的地铁站中增加设计元素和艺术的表现,对提升市民美学素养有什么帮助?

A:地铁是我们生活出行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铁除了解决城市交通的代步功能以外,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美育课堂。所以在地铁建设中,不仅是单一的功能设计,更重要的是传递文化信息和人文关怀,具有看得到、摸得着的温度。

Q:相较于其他公共空间,地铁站之美有何独到之处?

A:地铁站设计应该从乘客角度出发,而不是便于管理者的角度。管理者可能更注重设备管理和线路运营的便利度及安全性。而从乘客角度出发,大多数乘客每天的地铁路线是重复的,这就是地铁站区别于广场、美术馆等公共空间的地方。但我们希望他们在地铁站里,每一天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我们希望在地铁设计过程中,让人文关怀的注入成为地铁建设的首要任务。

Q:地铁空间的艺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A:首先,近三十年地铁建设的突飞猛进,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建设成就。地铁把生活由地上带到地下,地上地下的切换,是人们每天的生活轨迹。我们可以从地铁建设中看到城市建设发展与文明程度提升。更重要的是,地铁能够让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给他们的温暖和实惠。所以地铁建设是关系民生大计的一件大事。

地铁也成为了城市的一张名片。人们到达一座城市,会先从机场、火车站开始认识城市,进而看到街镇,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实际上在此过程中,地铁起到连接作用,它给了所有外来游客关于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这张名片,一定是和城市文脉有关,也是对城市当代精神的反映。它深入百姓生活当中,让百姓在乘坐过程中可以时刻体会到城市对其的关怀。

Q:艺术对城市气质的提升,起到怎样的作用?

A:城市气质要有一种物质化的反映和体现,而非虚幻的,或是一种概念。我们希望通过地铁,把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品格以艺术化的手法再现。这就是艺术在地铁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升地铁线路整体的文化品位。

事实上,城市建设者要做多重思考:解决功能,提升生活品质,以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艺术性与功能性应该作为整体顶层设计,二者并不是割裂开来的。


文/周琳琳、施宇妹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