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施光南、马向阳为原型的歌剧将角逐“文华奖” 今夜,他们的故事将在上海唱响
2019-05-28 文娱

以音乐家施光南为原型创作的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受访者供图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施光南是唯一的音乐家。他创作了大量雅俗共赏的作品,包括《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我的祖国妈妈》《多情的土地》等,成为几代人传唱的经典。以他为原型创作的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今明两天将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并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歌剧致敬改革先锋

这部歌剧将乐谱上、旋律中的音乐家,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了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呈现给了全国观众,让观众看到曾经奉献过那么多动人旋律的施光南,也是有着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的普通人。施光南的一生,尤其是他在改革开放之后所迸发出的创作激情,是对改革开放年代最为合适的反映,从《祝酒歌》到《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每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对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重要注脚,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因此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创排这部歌剧,就是为了致敬“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致敬改革先锋。

全剧分为四幕,通过“梦想与磨难”“爱情与执着”“激情与希望”和“光荣与别离”四个部分,努力勾勒出施光南传奇的一生,反映和讲述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以及他对于人民和国家深沉的热爱,将个体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精神。编年传记体式的戏剧结构,能够让不太了解施光南生平的青年观众在看完演出后,对于人民音乐家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传承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

此前,该剧在北京演出时,施光南夫人洪如丁女士专程从国外回来观看演出,在演出结束后上台为施光南的扮演者薛雷献花,抱着他说:“你演得真好,我仿佛看见了光南。”这也是对这部作品最大的褒奖。

主创团队反复打磨

作为浙江省重点打造的优秀剧目,这部剧由刁玉泉作曲、喻荣军编剧、李伯男导演,凝聚了众多艺术家的心血。为让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能在中国艺术节上有更高水准的展现,自创排以来,主创团队多次深入生活,赴施光南故地浙江金华金东区采风,与其生前好友交流,了解施光南的成长学习环境,用心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体会施光南艺术人生和爱国情怀的心路历程。歌剧主创团队从未停止过对该剧打磨提高的脚步,多次听取专家意见,反复进行修改。编剧喻荣军将唱词进行了多轮调整,删减了人物对白,使唱词更加凝练、诗化。“我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旋律,一有灵感就披件衣服起床记下来,那段时间晚上都睡不好觉。”作曲刁玉泉笑着说道,为了使各部分的音乐衔接更加完美,他甚至将钢琴谱、总谱重新捋了多遍。

今明两晚,还有另一部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将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亮相参评“文华大奖”。这部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当代乡村喜歌剧”,是根据同名热播的电视剧改编,聚焦精准扶贫的时代题材。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极具青岛印记、山东风格、中国气派,也是这位“第一书记”扶贫济困感人故事的缩影。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