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名高中生参与机器人大赛决赛 他们手下的机器人会跳舞会搬运
2019-05-28 青年

选手为机器人做调试。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日前,2019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机器人大赛决赛在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市各区69所学校、180支队伍的500多名高中阶段学生参加了比赛。三大比赛项目,分层次任务要求,00后们通过机器人,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通过大赛重新认识人工智能

在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体育馆内,划分的14块比赛场地边围着各组参赛队伍,热火朝天地为上场机器人做最后的调试。

大赛分为“积木教育机器人赛”“类人教育机器人赛”“金属机器人挑战赛”。

在“积木教育机器人赛”中,参赛队员需要通过现场搭建机器人、编写代码,使机器人自主完成竞赛任务;“类人教育机器人赛”则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舞蹈秀,指挥机器人完成搬运扁担、获取数据等竞赛项目;“金属机器人挑战赛”则是采用金属机构件搭建机器人,分为手动操作与自动运行两个环节,参赛队员需自行分析任务、编写程序、调试控制,让机器人完成一系列模拟任务,指导教师不得现场指导。

在类人教育机器人赛赛场边,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逆流而上”小队最后确认了将要出征的机器人“小红”的状态,一曲lalala,“小红”顺利完成初级任务——恋舞达人。

在挑战中级任务“搬运扁担”时,队员李昱对“小红”进行了准确遥控,顺利取到了扁担。高级任务则需要机器人先在场地内前进1米,并要将挂在架子上的四个红色数据准确打落在架子正下方的收集框内。李昱说,这个任务不但要算准机器人路线行进时的偏转角度,还要争取更短时间完成任务。

这一组队才一个月的小队,三名高一生都喜欢编程、创新,队长储嘉骏还是学校科创社的成员。在没接触大赛前,储嘉骏以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很“智能”,当看到机器人连一个下蹲的动作都做不流畅,让他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关键要靠“人工”,也促进了他不断钻研。

“很有挑战,也很有成就感。我想在这方面继续研究,以后选信息技术或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专业。”

齐心协力让“罢工”机器人现场“复工”

经过激烈的角逐,上海市延安中学、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和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分获三个项目的一等奖。

不过现场小插曲时有发生,比如在学校调试正常、发挥出色的机器人,到了决赛现场却“罢工”了。在“金属机器人挑战赛”中,奉贤中等专业学校的陈德凯和队员们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查了原因,发现智能舵机、摄像头传感器、齿轮箱等各方面都有问题。

自己修理,现场换零件,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忙得满头大汗的他们还是坚持完成了比赛。“虽然过程很焦虑,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大历练。”

本次大赛由团市委、市教委、市学联共同主办,团静安区委承办。主办方表示,大赛的举办是为热爱创造的学生搭建平台,强调学生的个人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旨在激发科技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据悉,“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课外活动竞赛是为深入贯彻中学共青团改革、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有关要求,活跃中学共青团工作,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从组织育人、实践育人角度出发打造的有影响力的市级实践活动项目平台。

本次机器人大赛是该项目平台推出的三项赛事之一,旨在通过机器人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综合利用数学、物理、编程等科学知识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及学会组织和管理团队,协同工作,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