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浇筑服务品牌 杨浦就促喜获全国青年文明号
杨浦全链条式就业服务体系为青年提供组合拳式的订单服务。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施培琦 摄
开设全市首个人才“无否决”窗口,创新推出全市唯一的“乐业空间”,打造完整的就业链式服务,连续两轮在全市创建创业型城区评估中总评第一……日前,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杨浦公共人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杨浦就促(人才)中心)荣获2017-2018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成为就业创业、人事人才服务方面的标杆。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全国青年文明号”实至名归 创新服务推出一系列组合拳
据悉,杨浦就促(人才)中心是杨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下属事业单位,其接待服务大厅现有成员49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接近80%,全部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正是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承担着为杨浦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等服务职能,在窗口服务的大舞台上先后斩获了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全市职业指导师大赛个人和团体“双料”冠军、全市创业指导师达人秀团体金奖。
据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局长、党组书记李金刚介绍,多年来杨浦人社局积极打造窗口服务品牌,注重员工教育培训,多次开展团队建设、业务技能比武等活动,先后通过设立“微笑服务明星”、优秀示范岗、优秀党团员上墙等激励方式,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杨浦就促(人才)中心更是以争创“全国青年文明号”为契机,在创新服务、优化效能和服务大局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是激励也是鞭策,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服务水平,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李金刚认为,要做好人社服务,全局干部就要不断提高站位、勇争C位、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成为‘优秀勤务员’和‘金牌店小二’,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为杨浦‘三区一基地’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人才服务 创新探索、先行先试
杨浦坚持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2018年首次走出国门吸纳海外人才,至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知名学府广揽人才,为“创新杨浦”发展蓄积力量。
此外,杨浦创新开设全市首个人才无否决窗口,主动探索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全程只跑一次,大步提前实现审批时限减半、材料减半“双减半”,还主动上门到园区为近300余家企业开展一对一人事人才政策指导。截至2018年底,无否决人才窗口累计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居住证积分、人才引进等各类服务1.8万余人次。
就业服务 纵深拓展、精准对接
杨浦打造全链条式就业服务体系,将就业训练工场、双指导、启航导师、陪伴式就业服务、商务模拟公司等项目与日常公共就业服务相结合,为青年提供组合拳式的订单服务。还在全市打响“乐业空间”就业品牌,举办第二届青年就业节,切实帮助失业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85”后失业青年小王,毕业后为照顾爷爷和父亲,被迫过起了“家里蹲”的日子。十年后,老人们相继离开,他重新开启就业之路。而此时,他毫无工作经历,简历上一片空白。在杨浦就促(人才)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他模拟各类工作岗位,学习基本技能,最终被安徒生童话乐园录取,跨出了人生求职的第一步,升级为一只“白天鹅”。
创业服务 整合资源、一站服务
杨浦就促(人才)中心充分发挥资源集聚和整合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创业孵化模式、完善创业机制手段,先后形成了高校合作联盟、创业带动就业联席会议、“1+X”社区创业孵化联盟等,实现了区域内政府、高校、园区和社区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创业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支撑。两年来,开展各类创业活动近百场,帮助成功创业1392家。
培训服务 多措并举、培育匠心
近年来,杨浦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先后获得了1金2银1铜2优胜的优异成绩。特别是“95后”杨浦选手杨山巍勇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实现上海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
不仅如此,杨浦还持续开展职业技能节、技能大赛、高技能人才评选等活动,出台一份区域性重点培训项目目录,杨浦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超三分之一。通过积极作为,世界技能博物馆落户杨浦并有序推进,技能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