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和实干连接“海”与“山”
2019-06-24 青年

受访者供图 蔡广新 制图

2016年7月,第二批上海援黔干部来到遵义。他们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始终奋发进取、昂扬向上,在遵义的贫困地区深耕细作。自2016年以来,上海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58亿元,共实施帮扶项目531个,有力助推赤水、桐梓、湄潭、凤冈、习水、道真、务川7个贫困县(市)成功实现减贫摘帽,21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0.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连战连捷的背后,是连接起上海“海城”与遵义“山城”之间的红色纽带,是每一位援黔干部不为人知、默默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扶贫

从“卖菜”到“建模”转变意识实现农业产业化

“这批菜还是移植得慢了些,下次要提醒大家注意……”眼前这位对蔬菜如数家珍的援黔干部,名叫周灵。他挂职道真自治县委副书记,并任援建道真、湄潭、正安联络小组组长。来遵义近三年,周灵从一个从未接触过蔬菜生产销售的外行,磨炼成了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道的“卖菜书记”、蔬菜专家。

2017年2月,道真的花椰菜遭遇滞销,县里十万火急找正在上海过春节的周灵想办法,周灵先后奔走于上海、贵阳、重庆等地,几经辗转联络到重庆永辉超市。二三十通电话、七八次登门拜访,永辉超市被周灵的诚意打动,签下长期供货框架协议,以每年2000万元的额度供货。

第一车菜发出后,周灵的心却还未放下:道真菜质量如何、价格多少、货款什么时候结、客户评价好不好? 第二车菜什么时候发出……翌日清晨,周灵马不停蹄地赶到重庆作了对接。当看到“竞争对手”大小均匀、包装整齐的蔬菜,他不停地向菜商讨教产销经验。

原来,山里农民种地千百年,地上长的都是自己吃的。蔬菜售卖虽有,但既无规模,也不长久,更谈不上帮助贫困户脱贫。而周灵这批对口帮扶干部,三年挂职期最核心的目的恰是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是道真的扶贫支点之一,我们要重新设计路径,破解以前没能破解的种种症结。”

周灵告诉道真县的干部和农民,外来的赠与式的扶贫只是一时,大家要走市场化路线,要把用来售卖的蔬菜当作商品来换取收入。而这样的商品,必然要有卖相、有质量、有品牌、有故事。三年间,周灵带着当地干部和农民建立起蔬菜产供销体系。生产环节,他们请来上海农科院的专家做技术指导;流通环节,他们设立产品标准、统一品牌标识、建成追溯系统。冷链物流中心聘用了很多农民和贫困户,负责蔬菜的分拣、包装、贴标等等工作。农民们都是第一次接受类似训练,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蔬菜不仅要被保质保量地种出来,还要经过严选以满足市场需求。

销售环节是命门。道真菜缺乏规模和价格优势,那么如何把菜卖出去,又让农民有钱可赚? 周灵改变了以往思路,不再想方设法压低价格走批发市场,而是瞄准中高端市场。“从产地直通超市,我们把所有流通环节的增值部分都留在农民手里,这样才可以带动贫困户。”这也是出于现实因素:道真菜运往上海、重庆等地,每斤花费的运费、包装和损耗颇高。由此,周灵带领大家开始种植具有高附加值的蔬菜,比如沪绿96号西蓝花、宝塔花菜、黄秋葵、沪茄5号等。简单来说,道真蔬菜产业实现了升级:由“有什么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

成立于2016年6月的阳溪镇利民蔬菜合作社,不同于以往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合作社作为阳溪社区居委会下属股份制合作企业,由社区集体控股,贫困户以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特惠贷”入股分红。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农户种植,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订单,并利用对口帮扶资金配套建设蔬菜冻库、包装流水线、农产品质检中心等设备。

在周灵看来,“扶贫”最核心也最艰难的部分,是要改变贫苦户的思维和意识。他说自己第一年“卖菜”,第二年“种菜”,第三年“建模”,“固化产业架构,培养产业队伍,县里还能依靠产业创造收益。”

引水

从“地下”到“天上”科技创新引得水往高处流

水泵扬程739米,引水管2.3公里,进户水管20余公里,惠及4个贫困村、443户人家、6090人(其中贫困人口1492人)、380多亩种植用地……钟争光、张匀两位援黔干部长达3年的辛劳,才书写下这组激动人心的数字。

抵达遵义的第二天,作为务川县委副书记和务川县扶贫办副主任,钟争光、张匀二人迫不及待地赶到务川自治县,对当地贫困人口、面积和致贫原因进行调研。在为期3个月的详细调研中,他们发现水资源问题是当务之急。县域水资源总量虽然较丰沛,但却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层蓄水性差,全县多发结构性、季节性饮水问题。一些村落位于山顶或半山腰,固定水源是山脚的河流,可谓“近在咫尺,远在天涯”。工程型缺水,成为当地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县内最远地区仡佬寨一带,老百姓背水一趟往返需要四五个小时。一桶水往往重达100公斤,一路沉重之余,家里人均可用水仍然十分紧张。生活用水已经如此,百姓实在很难照顾产业用水。”

一筹莫展之际,钟争光看到“挂友”(他对同为挂职干部者的亲切称呼)分享了一种提水技术。他马上抓住这一线索,展开搜索。他了解到上海就有一家专注于自然能提水工程的高科技企业。该提水技术可以不用电不用油,通过水的势能把水从低海拔提灌到高海拔。并已经在云南省剑川县建设了试验示范工程。“尽管只是试验,但也是希望之光啊!”说到这里,钟争光激动不已。

“我们做了好多次‘思想工作’,技术团队终于在2017年7月来到务川进行调研。”出于稳妥考虑,务川自治县水务局和钟争光、张匀等援黔干部赶赴剑川进行实地考察,初步论证该技术适合务川地形地貌。返回务川后,经过现场查勘并多次规划论证,技术团队初步确定了红丝乡上坝村、分水镇天山村等第一批、共计9个可以实施自然能提水项目的村子。

一路上,钟争光和张匀都全程陪同和参与,真切地感受地貌,并为工作人员做最周全的打算。“施工安全方面的论证持续了7个月。这些工作人员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高山峻岭间铺设管道。所以当看到过于陡峭的地势,我就不同意施工。”除了施工安全,他们也为项目资金到处奔波。上海财政帮扶资金、基金会及社会捐赠资金的加入,才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钟争光认为,决策的过程可以慢一点,要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而一旦下定决心,就要快马加鞭地执行。鉴于自然能提水技术是一项新事物,施工难度较小的涪洋镇小坪村立即实施了科学试点工程。四个月后,项目上水成功,务川自治县在此经验基础上,启动了上坝村、天山村两个市级深度贫困村的自然能提水工程,分别于2018年12月8日、2019年1月25日顺利完工并成功上水,最高水泵扬程达到了739米。同时,全县也在分批推进自然能提水项目。出于安全卫生考虑,团队选用无污染的山泉水,并且配套消毒、远程智能监控设施及定期检测措施,保证村民用水达到饮用水标准。

尽管凝聚共识的过程并不顺利,但百姓实实在在受惠后,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150吨水对生活用水来说是绰绰有余的,百姓就可以兼顾生产用水,重新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到致富的跨越。下一步,我们还将改善当地石漠化的环境。”钟争光的构想,也正是百姓们的期盼。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