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如何应对校园暴力?防护的正确打开方式和操作指南来了
2019-06-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暴力违法行为、盗窃、赌博、网络违法等是青少年常见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一旦发生校园暴力行为,师生们如何应对和防范?如今,有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和操作指南。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实验校授牌仪式26日在沪举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师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同期首发。

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由教育部政策法规司、上海市教委、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共同打造的,集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咨询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端协同创新平台。中心以在青少年中传播和养成法治理念、培养法律素养为宗旨,以探索法治社会合格公民养成为己任,为法治社会筑基。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和规律的研究探索,经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批准,中心启动了实验校的遴选和建设工作。2017年,依托上海市教委,在上海先期遴选首批9所中小学校,开展先行先试;2018-2019年,在首批实验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遴选出第二批实验校49所,覆盖上海16个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一贯制学校。

最新面世的《读本》是国内首部权威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师读本,旨在为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提供基本的教学指导与参考。该套教材共三册,涵盖高等教育阶段(非法学专业)、高中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由浅入深,纵伸每个青年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同时,紧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遵循国民教育各教学阶段规律,科学安排内容体系,旨在为法治教育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方便教师结合法治教育国家教材有效利用。

青年报资料图。吴恺/摄

注意!手把手教你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如何避开校园暴力?一旦遇到随意殴打、强拿硬要、拦截威胁等情况,该如何妥善处理?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越发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对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和防范,《读本》手把手地教。

第一, 单独出行要注意,不去黑暗与冷僻的地方。一个人上学放学的时候尽量在人多的大马路上行走,不要一味抄近道、走黑路,要结伴而行。绝对不出入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如网吧、酒吧、娱乐会所等。

第二, 做人低调爱学习,不惹是非不赌气。大部分的施暴者是由于嫉妒产生了不满和愤恨,有的是因为你球比他踢得好,抢了风头;有的是因为你穿得比他好又喜欢炫耀;有时候或是一句不经意的揶揄就会招致不满,有的是因为感情上的争风吃醋等等。

第三, 遇到侵害要尽量保持冷静,寻求成人来帮忙。遇见校园暴力,找准一切机会向他人求救,尤其是成年人。有机会逃脱时,要毫不犹豫地拔腿就跑,这是最好的自救方法。如果没有逃脱,事后应该勇敢地告诉家长、老师,严重时应当及时保留证据,并向警方报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