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通宵玩乐、沉迷电脑游戏可能诱发癫痫!上海首发癫痫门诊地图
上海市癫痫专病门诊地图。(戳图可放大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癫痫俗称“羊角风”“羊癫疯”,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也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癫痫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高达5-10‰。其中,18岁以下起病的占所有癫痫患者的60%左右。
今年6月28日是第13个国际癫痫关爱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主办的上海市医学会健康方向盘&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系列活动——“2019世界癫痫关爱日——癫痫与公共卫生”科普咨询活动暨上海市癫痫专病门诊地图发布会今天上午在上海科学会堂拉开帷幕。专家呼吁,癫痫患儿也可以参与到社交与学习生活中,要鼓励患儿们多参加集体活动,避免“过分保护”。
通宵玩乐、沉迷电脑游戏都可能诱发癫痫
4年前,8岁的小俊正在上课,突然倒在地上全身绷直,继而抽搐、口吐白沫,吓坏了老师和同学们。经送医检查,小俊被确诊为癫痫。可是当他返回学校,同学们就像看到怪物一样,没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原本开朗的孩子变得孤僻起来。
据悉,目前全球有5000多万癫痫患者,我国癫痫患者约900万,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癫痫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18岁以下起病的占所有癫痫患者的60%左右。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丁晶主任介绍,从本质上来说,青少年癫痫与成人癫痫一样,都是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慢性脑部疾病。但是青少年癫痫的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在儿童和青少年癫痫患者中,以先天性代谢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围产期损伤、脑部结构发育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较多见。
研究表明,大麻、海洛因、安非他命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和过量饮酒均可诱发癫痫发作。对于已经明确诊断为癫痫的患者要远离酒精、毒品和咖啡等中枢兴奋物质。另外,规律作息也很重要,应避免熬夜、通宵玩乐、沉迷电脑游戏和缺乏睡眠等诱因。
专家:给予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
由于儿童和青少年癫痫患者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自尊心相对较强,加上社会上对癫痫疾病仍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癫痫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承受更大的压力。
“其实,癫痫并非不治之症。”专家强调,只要坚持正确治疗,大部分患儿能够控制好病情,像正常人一样学习与生活。一些家长因为孩子有病就心急乱投医,辗转接受不规范治疗后,反而对于孩子的病情控制不利。据悉,青少年癫痫的治疗要根据病因和癫痫类型来采用针对性治疗。目前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和饮食治疗等。
专家们表示,他们希望将癫痫的科普教育从传统的医院延伸至校园中,从教育的源头开始,使孩子们从小了解癫痫疾病,消除偏见和歧视。一方面,要鼓励癫痫患者,给予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让他们认识自己的疾病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工作、生活和情感;另一方面,父母既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又要避免过度关注所产生的溺爱。有些父母可能会过分阻止患儿参加社会和集体活动,导致患儿社会能力减退,并产生自卑、羞耻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此外,对于处于集体生活中的青少年癫痫患者,家长也要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积极保持联系,加强老师和同学对患者的关爱。
专家建议,家长以及学校老师要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癫痫发作时的应急处理知识,以便进行正确处理。据介绍,癫痫发作有很多表现类型,在所有的发作类型中,大发作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发作起来非常突然,患者会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双眼上翻、面色青紫、四肢抽搐,看起来有点可怕。但一般持续2-3分钟就会自行缓解。发作本身很少危及生命,但有可能因为意识丧失而发生其他意外伤害。
上海推出全国首份城市整体癫痫诊疗网络地图
为了让很多的癫痫患者更早地进行规范治疗,上海市癫痫专病门诊地图今天发布。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份城市整体癫痫诊疗网络地图。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癫痫与脑电图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汪昕教授表示,上海三级医院的癫痫专家众多,内、外、儿科医生兼备,各级医院之间应当充分联系,共同致力于癫痫诊治的同质化,建立上海地区整体的癫痫诊疗网络地图。这样一方面可以给患者提供便利,提供更全面正确的信息,使他们就医方便、诊断及时、治疗规范;另一方面,充分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为三级联动、上下转诊打下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动癫痫从诊断到治疗、从内科治疗到手术治疗、多学科多方案结合治疗这一规范化诊疗体系提供助力。
据介绍,在这之前上海已发布的脑卒中、帕金森地图对民众疾病诊疗具有重要意义,癫痫专病门诊地图的发布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上海地区癫痫诊疗的质量。
此外,尽管癫痫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但是长期以来并未被广大人民群众深入认识,各种民间所谓“偏方”及“诊所”阻碍了癫痫的规范化诊疗。为了让公众关心和理解癫痫患者,推动疾病的认知与科普,户外地标媒体—“外滩之窗”在国际癫痫关爱日期间首次推出了“癫痫与公共健康”的标语,以提升公众的认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