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版“壮志凌云”!90后美女大学读金融,最终却开上了飞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上海航空/图
一双大眼睛,两个深酒窝,笑容甜美,身材高挑!看到“90后”上海小囡王骜璐的第一眼,很多人都觉得她是个“萌妹子”,但她身上帅气的制服和身后的飞行箱却透露了她的职业——飞行员!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王骜璐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一名金融专业的学生,如何“变身”成飞行员的?来看看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的采访。
谈机遇 大三结束“过五关斩六将”通过招飞
与很多人一样,王骜璐也是从小就向往蓝天。高考后报志愿时,她一度很想填报位于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但由于没有适合并喜欢的专业,再三考虑后,她选择了上海一所高校的金融学院。“其实我的分数是可以进中国民航大学的,但就是专业上不太合适,所以才选了金融,当时觉得已经和蓝天梦‘擦肩而过’了。”王骜璐说道。
快乐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大三结束后,王骜璐开始着手实习找工作。有一天,她无意中看到了东航“4+1”的招飞启示,即统招本科大四学生,只需再加一年飞行专业学习即可。 王骜璐深埋在心底的蓝天梦重新“萌芽”,她特地去看招生条件,没有“仅限男生”这一条。这就意味着,女生也可以报!
不过,报名之前,王骜璐也有过犹豫。“我知道飞行员不像空姐,学飞的过程是很艰苦的。后来我就问自己,如果不报名会不会后悔,答案是肯定会后悔,于是我就毅然去报了名。”
选拔的过程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虽然民航招飞不像空军那么严苛,但对身体条件、综合素质、英语水平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体检、面试、考试各个环节都刷掉了大批学生。“初面就基本刷掉了一半,到综合面谈后已经只剩1/3了。”王骜璐说,在上站体检环节,又有一些学生落选,“体检时有转椅的,不少人都被刷了,我从小一直身体素质比较好,所以体检没有任何问题。”
谈学习 Hard模式苦学飞行专业知识
2014年,通过了招飞招生的王骜璐和十几个新伙伴一起,来到了位于四川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开始了一年的飞行专业学习。
“大学的基础课程我们都不用学了,主要是学飞行原理、航空气象、领航等等航空专业课程。”王骜璐介绍说,这些专业课程要在一年内全部学完,因此每天的课程排得非常满,“基本从早上到晚,还要上航空体育课,每天的节奏非常快。”王骜璐坦言,作为文科生,自己算是“零基础”,基本要从头学起飞行原理、航空气象等理工科的课程,“那段时间压力很大,头发都快要掉光了。”
王骜璐笑称,自己的前三年大学生活很惬意,而学飞的这一年是真累,“是hard模式!”不过,尽管压力很大,王骜璐还是坚持了下来,并顺利通过了私照、仪表、商照三科的理论考试(达到80分以上才能通过)。2016年1月,她进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开始进行飞行训练。
王骜璐至今记得第一次坐着飞机升空时的感受。“我平时很喜欢玩过山车之类的游乐项目,再刺激都不害怕的。但第一次起飞后,看着飞机离地,我突然心跳加快有点紧张,但也很兴奋。”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内,王骜璐完成了初教机和中教机的飞行学习,拿到了私照和商照。
2017年,王骜璐回到东上航,进入公司ACPC(运输航空副驾驶预备课程)。ACPC结束后她开始初始改装训练,也开启了飞行人生。
谈责任 航班中每个步骤都不能忽视
经过2年的训练,2018年1月11日,王骜璐终于迎来了自己首飞的日子,FM9573航班,航线为虹桥-烟台-丹东-烟台-虹桥,预计飞行时间为7小时。那天她早早地来到放飞大厅,领取工作证、体检、与机长一起进行飞行准备会议。具有几十年飞行经验的许志强机长对她的首飞提出了两个要求:规范、严谨。
“航班起飞前,烟台机场由于阵雪临时关闭,我们起飞时间比计划延迟了一个多小时。到达烟台后,机场又飘起了阵雪,气温在零下。”回想起当天的航班,王骜璐仍历历在目,“低温天气最容易积冰,所以我们要做好除冰工作,当地的除冰设施不是太充足,好多飞机排队除冰,好在阵雪没过多久就停了。”
王骜璐坦言,首飞时,在驾驶舱里看着地平线渐渐远去,客机冲上云霄,她一度也有些紧张,但机长教员和师兄耐心向她传授经验。“经过这一天的航班飞行,感触最深的就是‘飞行安全无小事’,每个航班运行最关键的就是保障飞机安全,所以我们必须秉持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飞行,航班中每个步骤都不能忽视。身着制服,也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
如今,王骜璐的飞行小时已经达到1000多小时,正向着放机长的飞行小时数努力,“按照现在的进度,放机长可能还要三四年。”王骜璐说,虽然女飞行员现在还比较少,但女生在这个职业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细致、耐心,“不管生活中自己怎么活泼,一上了飞机,就会严谨起来,必须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因为我们身上担负的是旅客的信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上海航空/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