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孩子仅1人未参加培训,暑假是假期还是校外学习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施培琦/图(除署名外)
暑假来临,沪上的中小学生选择了什么样的度假方式?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暑期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近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对市区50个中小学生家庭进行了小样本调查。采访中,仅有一位学生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这个暑期学习压力大;相比学科类的培训,孩子们对综合素质类的培训班更感兴趣。与此同时,除了学习外,六成学生希望暑期能体验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
══ 记者调查 ══
沪上中小学生如何过暑假?
50个孩子中,仅一人未参加各类培训
记者调查发现,在这50个家庭中,仅有1名学生未参加任何暑期培训班,这名学生为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其余的学生均报班在两门以上,平均每周参加培训时间超过10小时。其中,有4位学生的父母为孩子报了5个或以上的培训班。其中,超过八成学生认为这个暑期学习压力过大,希望能放缓节奏。
在暑期培训班中,学科类补习(语数外三科)培训最火爆,大约占了暑期培训课程的八成,其余综合素质类培训班仅占两成。但是,在被调查的50个家庭中当中,超过八成孩子更愿意在舞蹈、钢琴、乒乓球、游泳等暑期班中度过假期。这些孩子表示,因为兴趣班符合自己的“胃口”,可以给暑期生活带来别样的“享受”。
调查中,几乎所有家长认为参加各类培训班主要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开阔孩子眼界,提升技能。不过,也有两成的家长为孩子报班之后仍有担忧,担心快节奏的暑假生活起到反作用效果,对学习提升不大。
记者发现,在报班的学生中,五年级的毕业生和四升五的毕业班在暑期面临较大补课压力。尤其是五年级毕业生,尽管已经毕业,但参加暑期培训班的课程仍然较多。
从培训班费用上看,45%的家庭暑期培训总费用支出在5000元以内,30%的家长培训支出在5000-10000元之间,25%的家庭暑期培训的总费用支出在10000元以上。
青年报资料图。
两成家长为孩子选择了游学夏令营
近年来,沪上游学之风日甚。在这50个中小学生家庭中,今年暑假或近或远都有出游计划。其中,约五成学生参加了国内旅行,平均花费4天;两成学生将去国外旅游,平均花费7天;还有两成学生参加了游学旅行,平均花费12天。
国内行平均费用为3000元,国外行平均费用在10000元以上。在游学产品价格方面,境内游学产品人均消费为3000元,海外游学产品人均消费为15000元。
除了家庭自由行的方式,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参加教育培训机构和专职游学机构组织的旅行”也不错,但是觉得性价比仍有待提高。
青年报资料图。吴恺/摄
六成学生希望暑期体验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色夏令营、社会实践及农家生活等体验性的度假方式可以点缀孩子的暑假生活,使其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但因为时间短、无法贯穿整个暑假始末,而成为孩子和家长备选的休假方式。
在本次调查中,有六成孩子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意愿。16名孩子希望利用假期“体验短期工或平日无法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中有的希望去做社会志愿者,还有的希望能参与到一些简单的打工;还有9名孩子向往体验农家生活。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到农村,亲身体验淳朴自然的农村生活。这些孩子渴望去农村过暑假,感受与众不同的“农家乐”。
此外,还有6名希望在漫长的暑期生活中,参加一次主题鲜明的短期夏令营活动,比方说军队生活。“参加夏令营不仅可以让我变得更加独立,还可以接触到一些新鲜的人和事。”一位三年级的学生表示。
暑期小朋友在医院当志愿者。上海儿童医院/图
══ 专家声音 ══
如何过好暑假
放假了,教育并没有中断、停止
暑假来临,到底怎样的暑假才是有意义的?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陈宁教授认为,青少年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暑假是最长的假期,准确地说,暑假是学校教育的假期,学校虽然放假了,但教育却并没有、也不能中断、停止。国外已经有研究发现,因暑假的学校教育暂停,导致开学后学生学业成就尤其是数学学科成就下降,这被称为“夏季损失现象”。所以,孩子和家长不能忽视暑假可能造成的“教育空窗”“夏季损失”,应合理安排暑假教育与学习时间。
不过,陈宁教授指出,暑假的教育与学习,是大教育、宽学习的概念,除了每天相对规律性的课业学习安排外,也要整体对暑期阅读、暑期技艺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学习进行计划。做好了这样的设计和安排,这个暑假也就是一个成长性暑假,就是有意义的假期。总的来说,就是将暑假视为学校教育的暂停、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继续,将暑假看作是休闲时间与教育时间的叠存时间,注重暑假的教育学意义的开发。
如今,不少家长倾向为孩子报名价格高昂的游学夏令营。对于这一现象,陈宁教授认为,这属于家庭教育投资范畴,费用高昂的游学夏令营等等都只是表象或结果,它反映的是家长的教育投资决策科学性问题。“家长在做出这项教育投资决策的时候,有两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考虑:一是,思考一下是基于什么动机或目的准备进行这项教育投资的,这个动机或目的是源于“我的”还是“娃的”;二是,在进行这项教育投资决策的时候,是否邀请孩子参与决策过程,也即孩子是否是共同的决策者。”陈宁教授认为,这两个问题如果做好了,家庭教育投资就是比较理性的。
支招:形式并不应当固化
暑期已经正式开始,两个月应该怎么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平衡主课学习和运动锻炼时间?
对此,虹口区某小学英语教师吴老师建议,在暑期尽量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在安排主课学习时,每门学科都应该有所涉及,但不一定要以量取胜,重在锻炼孩子的学习效率。家长可以给孩子列一张安排表,喜欢的两门学科分配在上午,其他学科则分配在下午,“两个学科间隙安排运动,饭后也要运动。”
吴老师认为,家长与其给孩子盲目报班,把日程排得“铺铺满”,倒不如让孩子在暑期整理一下前一个学期的错题,以作为复习。但她同时强调,暑期时间管理应当先制定好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家长要尤其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吴老师强调,除了不放松几门主课的学习外,课外知识拓展、大量体育运动锻炼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一不可,“一言以蔽之,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建议,家长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观看展览,拓展一下孩子的视野。
“形式并不应当固化,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假期感到快乐,而不是徒增负担。”吴老师表示。
青年报资料图
══ 记者快评 ══
暑假,请还孩子们一片“乐土”
暑假,孩子们本可以尽情玩乐,但似乎还没开始就已经变了味。或许很多孩子能感受的快乐,顶多是在作业之余玩会王者荣耀,又或是看上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十分渴望学街舞的二年级学生小俊说,真的感觉不到放假的快乐,希望家长能还他暑期一片“乐土”。
两个月的暑假,确实是补习的好机会,但对孩子来说更是个难得的休息长假。假期全被枯燥的学习占据,没有放松的空间,过起来没滋没味。如果被强制上补习班,孩子能勉强接受,只是如果心不在蔫地参加补习班,在补习班中消磨时间,实在是花了钱还苦了孩子。
但是,给孩子们放假,并不是让他们中止学习,学习当然不能仅止于课本知识或是一些补习班,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体验更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两个月的假期正好提供了这个机会。孩子们在尽情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既能体验课堂之外的知识又不把功课落下,当然,合理的拓展一些有益的兴趣特长则更加完美。
暑期来临,家长不妨为孩子制定一份暑期计划,这份计划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除了假期作业、补习班之外,也要多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室外运动等等,这些也是孩子们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制定计划,既要切实可行,同时又要保留余地,学习不中断,但也还孩子们暑期一片“乐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施培琦/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