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演说家”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00后“老茄茄”晒经历引共鸣
2019-07-03 青年

今年更多“00后”选择以小见大,讲述自己的经历与感受。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7月2日,2019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未来演说家决赛在IBP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古筝、汉服……20名上海中学生用TED演讲的方式,向全场数百名中外听众讲述中国故事。今年更多“00后”选择以小见大,讲述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引起共鸣。

韩国妹妹想做两国“桥梁”

决赛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为主题,采取“个人演讲+小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20名中学生按抽签顺序进行3分钟主旨演讲,并回答评委提问。

20位选手中,来自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的金旼庆,身份比较特别,生在韩国的她,1岁时就随父母来到上海生活,是一名“韩国上海人”。

从小在家说韩语,在学校说普通话的金旼庆,整个童年感受到了文化差异,但小学同学一句“你掌握着两个国家之间交流的钥匙”,让她体会到,原来她一直处在一个小小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舞台上。

演讲现场,她介绍了在学校所上的“书法”课堂,向中国同学介绍韩国的教育改革、环境问题,也会带韩国朋友领略上海的“打卡地”。

金旼庆说,最近,垃圾分类是上海的热搜词汇,她也和韩国小伙伴交流了垃圾分类。对方说,韩国地铁站里,在干垃圾桶旁会设有一个水槽,可以倒液体垃圾,“有这样的设置,就不怕在路上饮料喝不完没地方扔了。”现在,她已经把这些写进了调研报告,完成学校的高中研究性课程。

“我所梦想的职业是外交官,也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萌芽的。我的理想,是建立在将中华文化向更广泛的世界传播、传承的希望上的。”

历经两周准备,在决赛现场,金旼庆用英文告诉全场观众自己的梦想职业。

“00后”诉说自身经历以小见大

空气质量的变化、C919大飞机的故事、“一带一路”建设……此次演讲中,“00后”的演讲包含了中国政治、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教育、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等各方面内容,乐于讲述当今中国故事,同时也有不少“00后”侧重自身感受,以小见大引发共鸣。

上海市民立中学的陆田祥是申花球迷,他介绍了中国源远流长的足球历史,更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看中国的足球比赛。

从四岁就开始接触柳琴的徐梓源是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的高二学生。此次演讲,她就以中国传统民乐柳琴为切入点。以柳琴为媒,徐梓源在学校为来访的新加坡、德国、荷兰的姐妹学校师生表演过柳琴,小学四年级就前往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表演。

当得知演讲主题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时,她想过讲中国的飞速发展,但更想从自己的经历,以小见大,阐述中国故事。

“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历史皆被谱写于它的传统音乐中。民乐就好似一本永不褪色的历史书。多年后,民乐的旋律会久久回响在人们心间,向世界讲述属于中国的故事。”徐梓源自信地说道。

8000余名学生讲述中国故事

本次比赛评委由团市委、市委外宣办、市政府外事办、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新东方上海学校优能中学教育的专家组成。此外还有20位留学生及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了大众评审。

经过激烈角逐,唐锴茗等3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冯佳琪等17位同学获得二等奖。

据悉,“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课外活动竞赛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群团改革相关要求,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主线,引领广大学生听党的话、跟党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影响力的市级实践活动项目平台。

本次未来演说家大赛就是该项目平台推出的三项赛事之一,由团市委、市教委、市学联主办,共青团上海市长宁区委员会承办。

4月正式启动后,资格赛采用人机对话模式,累计有来自全市16个区300多所学校的8000余名学生参加。经过初赛,来自142所学校的403名高中阶段学生进入全市未来杯复赛。

最终,来自9个区17所高中阶段学校的20名学生挺进决赛,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发出新一代上海青年学生的最强音。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