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纸上的“探戈舞者”
2019-07-07 生活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我的职业创作需要图像化别人的故事,现在我也在尝试图像化自己的故事。关于插画和文字的关系,其实经常在变化。就像跳探戈一样,“探戈舞者”始终握着彼此的手,文字和插画始终联系着彼此。

有人说,岑骏把插画做成了可以脱离文章而独立存在的艺术品。在他的作品里,不仅能看到天马行空的独特构思和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艺术表达,而且也能读出他通过敏锐的观察,对于都市生活、社会环境、文化现象等问题的思考和见解。

“半路出家”寻梦

用岑骏自己的话来说,画画之于他是一种本能般的存在。打从记事开始,他就非常喜欢画画。岑骏还记得,在他幼儿园的时候,就迷上了《圣斗士星矢》的漫画,还会一笔一画地临摹下来。岑骏从小生活在广州,接触到了不少日本动画,所以,日本动漫对于小时候的岑骏影响很深。

虽然非常喜欢画画,但岑骏却一直没有正式去学习过,只当作兴趣爱好,而真正让他踏入美术领域的缘由还颇有些戏剧色彩。

岑骏在第一次高考时并没有报考美术学院,原本已经顺利收到英语专业录取通知的他,却因为在路上无意接过了一张美术特训班的传单,而勾起了内心深处对学画的向往。这种不甘心让他无法平静,于是他毅然选择复读,参加美术高考。跳出舒适区的岑骏,成为了一个勇敢的追梦者。“半路出家”的他通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梦圆广州美术学院的版画专业,并开始接触插画,“我开始觉得人生貌似往一个对的方向走去”。之后,他又考入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MICA),并取得艺术硕士学位。

在配色和表现形式上,岑骏如今的插画风格依然留有版画的风味,他喜欢自然而然的情感表达,把真实的自我投射在作品里。因此,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不造作的纯粹感。在看岑骏的画作时,常常有种感觉,画中刻画的人物似乎带着些他本人的影子,他们通常面无表情或者是有点“高冷”的意味,显得克制而神秘。

岑骏说,他笔下的这些神情淡漠的人物也是他内心的投射:“我多数情况下的情绪也是那样子,不会太强烈。我不喜欢太夸张、太外放的戏剧冲突感,我喜欢需要慢慢去挖掘的东西。”

有人形容岑骏的作品像是一个温柔的异度空间,他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技艺,而是专注于描绘本身带来的快乐。

在岑骏移居到纽约后,潜心于插画和动画创作,他的作品常刊登于《纽约时报》《纽约客》《华盛顿邮报》等国际知名媒体。从2008年画插画开始,岑骏已经在插画的世界里徜徉了11年。他曾获得美国插画师协会金奖、世界插画大奖的总体最佳新晋艺术家大奖等多个国际奖项,并受邀担任美国插画师协会大赛评委,他创作的动画短片《Mutual Tunnels》也曾入围孟菲斯独立电影节和墨西哥的电影艺术节……这些经历也让岑骏逐步成长为少数在国际插画圈内拥有影响力的中国插绘艺术家。

在焦虑中探索自我

岑骏的插画作品在2015年至2017年连续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最佳插画。岑骏说,他一直很感激《纽约时报》对自己的信赖,正是通过跟《纽约时报》的合作,他才慢慢学会在插画中呈现抽象概念。

不过,和报刊杂志合作可不轻松,因为有着时效性的要求,非常考验他的反应能力。他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头脑风暴,产生插画的创意。刚开始时,这让岑骏感到压力非常大:“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把需要被传达的信息以具有想象力的视觉语言来呈现。比方说,当一个插画师收到一篇需要配上插画的文章,首先需要精准地提取文章中最核心的内容。这个核心是连接插画的一个通道。只要核心保持不变,其实插画师有很大范围的创作空间,而通道的另一端可以是另外一个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有意思的插画不应该直译文章的信息,而是用看似无关的图像来传达核心的信息。”

据岑骏介绍,《纽约时报》通常会在中午12点左右,由艺术总监给他打来电话布置任务,而成稿通常要在当晚6点之前完成,他需要画出三个草稿来给艺术总监挑选。紧迫的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一度让他觉得非常焦虑,但随着合作越来越频繁和默契,岑骏也渐渐能自如应对。

有趣的是,他还会通过烹饪、看书、睡回笼觉等方式来帮助自己排解焦虑。岑骏在创作时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一定要听音乐,这已经成了他在创作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音乐可以帮助他产生丰富的想象画面,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在当前“垃圾分类”的热潮下,最近,岑骏为环境保护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受悦荟万科广场的邀请,参加了“零塑都市NON-PLASTIC CITY”环保潮流艺术展,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大家了解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可怕以及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呼吁人们从改善力所能及的微小日常行为习惯做起,真正地逐步改变城市环境,从而保护自然生态并获得更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岑骏借由“零塑都市”这个主题创作了作品《Which One is the World You want to see》,在他看来,“零塑都市”是一个急切的需求,“需要城市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他希望看展的观众能从他的画面里看到两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是彩色的、和谐的世界,另一个是失色的、被塑料污染的世界。这两个世界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关键在于我们的选择。”岑骏说,环保主题的创作其实很有挑战性,在把握画面的趣味性和信息传达上取得平衡,是他所希望探索的部分。

Qa 生活周刊×岑骏

Q:有人评价你“笔下的作品有着都市性带来的疏离和快节奏,仿佛在小小的工作台之上,浓缩了一个大都市的剪影。”你觉得“都市”这个元素在你的作品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A:我从小就生活在城市,现在生活在纽约,还是很喜欢观察城市里不同的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我们这一代人其实都属于经验匮乏的一代,在大多数人成长的经历中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但我对波澜壮阔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兴趣,城市生活本身就很吸引我。我喜欢偷偷观察陌生人抽烟的姿态,想知道他们在地铁上看什么书。

Q:你对哪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感,它是否给你带来了很多创作灵感?

A:不同城市在每一个阶段都给我不同的影响,但最近经常会想起我出生的城市广州。它对我的影响说不出来具体是什么,大概是空气的湿度、阳光的强度等方面的感受。所以我作品里的情绪总是暧昧的,色彩也不太浓烈分明。

Q:你曾经说,插画的重点不是风格而是画中的叙事,你是如何通过插画来讲故事的?

A:那我推翻一下我自己。我觉得,艺术的每一个方面都是重要的,大到叙事和概念,小到每一个笔触和线条。可能我当时认为叙事较为重要的原因是,风格被人过多地提起,但其实创作中的每个环节都是艺术家经验的体现。说到画面里的故事,其实离不开用色、构图、光影的处理等等。

Q:据说你也喜欢写作,而你的插画多数跟文字有关系,对于你来说,在创作中,插画和文字存在怎样的关系?

A:也说不上是在写作,只是在尝试用文字帮助我记录一些想法,但最后都会以图像的形式呈现。我的职业创作需要图像化别人的故事,现在我也在尝试图像化自己的故事。关于插画和文字的关系,其实经常在变化。就像跳探戈一样,有时我希望画面有更多文字外的想象,有时我又希望插画能精准地表现文章里细腻的情感。但无论两者疏或近,“探戈舞者”始终握着彼此的手,文字和插画始终联系着彼此。

Q:“插画并不只是文章的配图,插画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无聊的文章也可能有很有意思的插画。”能举例来谈谈这个观点吗?

A:请看我所有为财经类文章画的插图,哈哈。虽然这一半是玩笑,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文章多数都不能打动我,或许一些读者可以在这些文章里找到有实际帮助的信息,但插图不需要背负那么功能性的作用。那为什么还需要插画呢?我想,大概这些插画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想象的世界,做个短暂的白日梦吧。

Q:硬性截稿时间曾让你觉得焦虑,现在还会为此感到焦虑吗?

A:仍然会焦虑,因为我对我从事的工作一直心存敬畏。所有需要用想象力完成的工作都不是简单的工作,我不可以用我的经验来告诉我下一张插画要怎么画。否则,那只能称为机械性的重复。运气好的时候,5分钟就可以想到非常好的点子,运气差时可能好几天都没有灵感。

Q:从插画、动画,到多媒体领域,未来你还想进行哪方面的尝试和挑战?

A: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再尝试,我还想用新的方式去创作插画、动画和漫画。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