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因找不到假嗓而放弃!90后演员孙亚军:在小生行当寻找“文武平衡”
2019-07-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剑平/图、视频

上海京剧院“90后”青年演员孙亚军,是京剧界十分难得的文武小生。在并不景气的小生行当,他坚持着自己对于戏曲艺术的热爱,能文能武,独树一帜。不久前孙亚军凭借昆剧《拾画叫画》和京剧《八大锤》这一文一武两出戏,一举夺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新人主角奖。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最近走进了这位年轻的文武小生的世界。

90后演员  在梨园届能文能武很难得

几个月前,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的角逐中,上海京剧院小生孙亚军凭借昆剧《拾画叫画》和京剧《八大锤》一举夺得新人主角奖。人们开始关注这个十分难得的京剧文武小生。

孙亚军获奖之所以引起轰动,就是因为昆剧折子戏《拾画叫画》是一出典型的小生文戏,而京剧折子戏《八大锤》则是典型的小生武戏,生于1990年的孙亚军30岁不到,竟将柳梦梅和陆文龙这两个书生、武将都演绎得十分精到,让人拍案叫绝。

孙亚军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其实在上海戏剧学院学戏时,他学的还是以武小生的戏为主,可是他知道文戏的基础对于小生演员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文戏基础好,小生演员演起来才不会端着架子,才会“松下来”“卸下来”。

《拾画叫画》是孙亚军与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现学的,岳美缇教了孙亚军一个月,孙亚军自己琢磨了两个月。《拾画叫画》是昆剧《牡丹亭》中的名段。虽说“京昆不分家”,但是对于孙亚军这样一个演了很多武小生的青年演员来说,要立刻从武将变身书生,这确实是有难度的。不过好在孙亚军相当刻苦,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其演的柳梦梅,也终获广泛的认可。

小生是京剧中的一个重要行当,多指那些青年男子。和现实中一样,这些青年男子有的书生意气,如柳梦梅,有的武功了得,如周瑜和吕布。演前者的叫文小生,演后者的叫武小生。在小生演员中很多人一辈子只能文或武,孙亚军能文能武,这就十分罕见了。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的梨园界,三十岁左右的文武小生,孙亚军是独一个。这也就是为什么孙亚军此次获得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新人主角奖会如此受到关注。

艰辛学戏  差点因为找不到假嗓而放弃

孙亚军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乡村,村里有一个哥哥是专业的豫剧演员,演的是老生。村里人爱看戏,对专业戏剧演员也就格外崇敬。在哥哥的影响下,村里的一批孩子被大人送到河北学戏。孙亚军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说,自己与戏曲结缘,应该也就始于那时。那一年孙亚军才9岁。

河北的学校特别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孙亚军在那里,就翻了3年的跟头。真正开始唱戏是十二三岁,孙亚军在父亲的指引下到山东德州从小生名家魏艳华学戏,魏艳华也就成了孙亚军的启蒙老师。2005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的老校长田恩荣到山东看戏,听了孙亚军的一出《小宴》十分震惊,随即将孙亚军收到了上海戏校。

孙亚军对记者说,在上海学戏的过程中,他其实也有过苦闷的阶段。京剧小生是用假嗓演唱的,到了上海正赶上倒嗓,他的假嗓一点都发不出声来。所以虽然学的是小生,但是和武生差不多,天天练腿脚功夫,就是开不了嗓。

“只能武功,不能演唱的小生,还怎么叫小生?我差一点就要放弃了,觉得看不到希望。”孙亚军对记者说,直到读到大一大二的时候,有一次突然从操场上传来一个很好听的声音,这吸引了孙亚军,并且他很敏锐地感到,自己如果用这个音调发声,就可以唱出小嗓(假声)来。从此以后,这个小生演员终于可以开口唱戏了。

孙亚军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立志学小生的人,都可以找到小嗓的发声方法。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小生门外转悠,却无法领会演出技艺的绝妙,有的人就此被迫转行。孙亚军掌握了小生的发声方法,同时,他从9岁开始就训练的那些腿脚功夫还在,这就为他往文武小生方向共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14年,孙亚军从上海戏剧学院本科毕业,进入上海京剧院成为了一名文武小生。

近年,小生行当在京剧中并不景气。在孙亚军看来,主要原因一是训练太苦,要求能文能武,这绝非一般青年人能够承受。其二便是需要命运的眷顾,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即便很刻苦也未必能够找到。所以,小生少,文武小生更少。孙亚军说,其实京剧中有很多的小生戏,但因为小生演员太少,很多戏无法上演,这也成为遗憾。

春跑道  要给小生演员更多的舞台机会

目前上海京剧院共有4位小生演员,孙亚军年龄最小。为了保持文武小生的功底,孙亚军几乎每天都要到院里练功吊嗓两小时,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

小生行当不景气,小生演员少,小生戏演得就少,小生演员没戏演,走的人就越来越多,于是小生行当就越发不景气。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在孙亚军看来,要复兴小生行当,重要的是要给小生演员更多的舞台机会。事实上,上海京剧院这几年在培养新人方面做了很大尝试。他们有一个“青春跑道”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计划的青年演员不仅可以获得全国名师的指导,还能有机会登台演出,举办自己的个人专场。

孙亚军是从岳美缇学《拾画叫画》就是“青春跑道”计划的一部分。此后,上海京剧院又为他举行了个人演出,《拾画叫画》和《八大锤》就在其中。也正是充分的舞台实践的机会,让孙亚军迅速得到成长。

孙亚军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90后”一代有着丰富的生活,可以玩的东西很多。他平时会踢球和打游戏,但是最喜欢的还是演小生。这种喜爱可以让他克服各种枯燥的生活,抵御各种无聊,沉静其中,回味无穷。有时他甚至于不知道,自己除了演戏,还能做点其他什么。最近,他在排练《望江亭》和《宇宙风》两出戏,都是文小生的戏。孙亚军一直在文和武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他告诉记者,他最大心愿就是能够将文武小生的戏都演一遍,也是对戏曲艺术的传承所做的一些自己的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