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馆制”解决上海淮剧人才储备问题?马上见分晓!
2019-07-08 文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受访者/图

上海淮剧团的青年演员培养正在加速。7月27日和28日,上海淮剧团将携手“星期戏曲广播会”在兰心大戏院推出四场主题为“梨园星光”的淮剧青年演员推介演出。参加的大部分演员都是上淮的“90后”,所演的以经典折子戏为主。这其实也是对上淮“学馆制”人才培养机制的一次检阅。和其他一些戏曲院团相比,上海淮剧团的人才储备并不是十分捉襟见肘,但也显得有些紧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上海淮剧团曾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合作开班,培养过4批淮剧演员。但是“淮三班”的演员将在5年之中陆续迎来退休,这批演员直到现在依然是上海淮剧舞台的中流砥柱。而“淮四班”的演员目前大多25岁以下,尚在学习的阶段,还有诸多不成熟之处。可是显然,他们“接班”的日期正在不断临近。

据悉,“淮四班”的这批青年演员是2008年进入进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习,等到2013年毕业进入上淮青年队,有的人当时也不过十六七岁。为了让这批孩子能够继续学习,上淮当时做了一件很有远见的事情,就是恢复了“学馆制”。

所谓的“学馆制”,也就是戏曲院团在演出排练之外,承担起了部分教学的职责。这批孩子在“学馆制”中,经常还会聚在一起集中上课,由淮剧名家亲自示范,逐字逐句纠正,手把手教学,并特邀京昆名家传授青年演员京昆经典折子戏,进行身段指导、程式规范、声腔训练等一系列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活态传承名家衣钵。至今,上淮的青年演员在“学馆制”里已经接受了6年的培养。上淮优秀青年演员钱薇生于1997年,她和另一位优秀演员顾芯瑜同龄。她们此次在“梨园星光”中演的都是《大登殿》《失子惊疯》《皇后与疯女》这些比较“吃功夫”的传统折子戏。钱薇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学馆制”使他们即便在毕业之后,依然如同在学校里一样,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当然在团里学习相对比较独立,需要自己督促自己。顾芯瑜对记者表示,现在团里青年人的学习气氛很浓,大家也都知道“接班”在即,有一种紧迫感,所以一个比一个练得狠,团里的排练厅经常一位难求,大家都抢着练,即便是双休日也都会去练。上淮优秀青年小生王俊杰和优秀青年花旦李宣分别生于1997年和1998年,他们此次在《投军别窑》《罗英访贤》等传统折子戏中有对手戏。王俊杰告诉记者,“学馆制”的最大好处其实就是帮助他们这些青年人完成了从学生到演员的转换。比如“学馆制”的老师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人物内心。他和李宣在戏中演夫妻,但是其实他们都年岁尚小,没有结婚,也没有体会,这时老师就会帮助他们体会人物心理,使他们受益匪浅,演出水准不断提高。

此次“梨园星光”淮剧青年演员推介演出,可以说是上淮“学馆制”成果的一次对公众的汇报演出。而即便是此次演出,本身也是“学馆制”教学的一部分。戏曲青年演员必须在舞台上获得成长,所以给他们舞台上的实践机会是十分重要的。上淮就是以演代训,通过组织大戏演出、“周周演”“月月演”等折子戏演出,为青年演员搭建成才平台,从而更好地学习、传承、推广淮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