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米凌空的海
2019-07-21 生活

文/冷梅 图/受访者提供

当海面连接423米高的天际,当星光点亮6500米深的海底,海洋与天空相遇,将碰撞出怎样的奇遇?且看日本艺术家如何用多媒体技术演绎如海般的辽阔。

村松亮太郎不仅是日本数字艺术界的开拓者,更是一名导演,由他监制的长短篇作品曾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48项提名和奖项。他希望透过自己的作品,创造新的价值,带来一场具有故事性的艺术体验。 由他策展的“如海·空间”突破了普通多媒体艺术展现实和虚幻的界限,更像是一部海洋遇见天空的电影,在从海底6500米上升至高空423米的过程中,带来如同观影般的全新垂直沉浸式体验,让人们感受海洋的未知与神秘、生命的美丽与跃动。

走进水幕步道,从海面逐渐潜入6500米海底,穿越深海隧道后,便来到传说中的“海洋天堂”。此时,深海之雪洒满整个空间,继而乘着波浪,在生命之光的指引下重返浅滩。位于4层的展览讲述了一个在真实海底世界探索的故事,在深海的旅途中,唤醒沉睡的发光水母,邂逅可爱的冰海精灵,感受神奇的沙丁鱼群……94层则想象了一个在云端海洋里畅游的幻境。展览将从2019年7月13日至2020年2月16日亮相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故事性如何体现?村松亮太郎解释道:“其实它跟电影相类似。并不是说,因为我们是借助于数字化的艺术,呈现的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意。”他希望所有人身临其境去感受这个展览剧情的铺陈,让观众通过自我感受,自己去理解生命的意义。

从简单的故事主线来说,展览入口处是浅海,慢慢更深一步,直到最后抵达浩瀚深海。这就是海洋世界的一次轮回。这样的主题尝试,多少与村松亮太郎的个人经历有关。他身兼电影导演、演员以及跨界艺术家身份,从展览的呈现形态上展现了更多元化的视听感受和体验。他充分利用五感,全方位展示海洋世界的神秘,让人们了解生命的轮回和意义。

创意始于多媒体技术,又不局限于技术。村松亮太郎的视角是理性的。他说,如今,这种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虚拟影像呈现的沉浸式展览刚刚起步,人们对此充满了新奇。这种情景就跟当年电影特效出现时如出一辙。现在人们对电影特效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过程,到那时,人们反而不再过分注重技术,而是回归到故事本身,它传达了什么思想,人们因此又得到哪些感受?

关于生命的追问,是村松亮太郎引领观众一步一步去探索的答案。展览尾声的反思掷地有声:生命是何物?生与死,存与逝,现实与虚幻。我们仿佛可以把拥有完全相反要素的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如果我们对没有生命的东西同样有所触动,那生命的分界线在哪里?存在,又究竟是什么?

Qa 生活周刊×村松亮太郎

Q: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一次展览,也是日本艺术家借由新媒体技术来做艺术上的呈现,它在日本是否是比较主流的艺术表现形态?

A:从本身的市场趋势来看,日本艺术确实在新媒体载体的应用上具有优势。从未来的趋势来看,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艺术形式依然比较主流。

Q:接下来的艺术创作也会以多媒体艺术展为主吗?

A:我还有很多作品没有带到中国来,像flowers就是以花为主题的展览。这个展览也结合了一些多媒体技术,但是如果你看过花的展览,就不会认为那是一个多媒体的展览,它有花的食物,也有花的味道,结合了身体五种感官的体验,因为强化的五感体验让多媒体技术被弱化。多看看类似的展览,你就会发现我的不同表达。

Q:你如何看待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作用?

A:多媒体技术对展览来说,只是一种工具。就比如我们去看《阿凡达》,这部电影是借助特效拍摄的;但是我们去看的是电影,而不是单纯去看特效。对于我来说,多媒体技术扮演的角色也是如此。就像NAKED在日本常常被定义为一个技术公司,但是我并不想单纯强调技术,技术只是我展现表达的工具,并不需要格外强调技术。

Q:本次展览的主题定义为生命,就你个人而言,如何定义生命的意义?你想传递给观众什么思想?

A:如果你仔细去思考,就会发现我们这个世界,现在真实的东西和虚拟现实的东西,其边界越来越模糊。就比如说,电话是一种技术变革,你说它究竟有没有生命?如果没有生命,很多借助电话完成的过程,也会变得没有意义。这就像我所说的,我并不想强调技术在我个人艺术展上的重要性,但反过来想,没有技术又是不行的。因此,我也可以反问自己:我是如何通过技术来表现生命这个主题的。在生命里面又可以如何体现技术?现在它们是互相成就的关系。这就是我的思考方法,每天让我面对生命中的各种经历,然后追问“生命究竟是什么”?


文/冷梅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