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不见得会“教”,如何筛选“捣糨糊”的外教?
青年报资料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一方面需求旺盛、市场巨大,另一方面又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广大家长面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心态可谓是“又爱又恨”。针对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也不断在加强管理。今年7月中旬,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培训机构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对此,资深英语教育专家认为,目前的外教培训市场确实比较混乱,是该好好整顿。专家建议,对于那些没有教学经历的外教人员,上岗前最好能有中国专家面试的环节,“不是看他的语言能力如何,而是看他有没有教学能力、会不会教学法”,以此筛选掉“捣糨糊”的外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恺/摄
【政策】源头把关,外籍培训人员要备案
本月15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解读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他表示,2017年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的通知》,当中对聘用外籍人员有明确规定;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从事培训活动的教师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取得教师资格或符合要求。而此次《实施意见》对培训人员的资质也有具体的规定要求,特别强调培训机构要具有完善的招聘、审查、管理培训人员的办法。如果聘用外籍人员,就必须首先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审查时就通不过,“这是从源头上把关。”
同时,《实施意见》明确,培训人员需要备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从业经历、教育背景、有没有教师资格、有没有从教经历等等。此外,还要求培训机构加强自身的平台管理,要在平台上公示培训人员信息,“不管是国内的老师,还是外籍老师,都要在这个平台上公示出来,接受媒体、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吕玉刚强调,除了从入口上把关,在培训机构从事培训活动的人员,如果有违法违规的行为,也要依法依规严惩。
青年报资料图。吴恺/摄
【专家】外教会“说”不见得会“教”
报班时看到培训班里有“外国面孔”,就觉得孩子在这里能锻炼外语水平,对于不少家长对外教的“迷信”,在英语教学领域深耕30多年的资深英语教师何幼平表示,这种盲目迷信要不得。
“外国人会讲英文不稀奇,因为这是他的母语,但会讲就一定会教吗?不见得!就像我们中国人,人人都会说中文,但随便一个人就能到国外教汉语吗?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何幼平说,英语教学中要运用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求是不一样的,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把各个知识点整理好,都需要一定的教学“功力”。
何幼平介绍说,外语学习首先是兴趣,其次是发音要准确、到位,如果一开始发音就不标准,很有可能反而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音。“比如学龄前的孩子,英语学习不在于让他看懂多少,而是让他对学习外语产生兴趣,而且要学会‘洋腔调’,但这些不一定非得外教来教。现在有很多中国年轻教师,英语发音都很漂亮,而且懂教学。”
在何幼平看来,外语学习是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的。好的、有经验的外教老师,上课时会运用各种视频、音频等辅助教材,引领、启发学生开口,“比如给学生一些生词,让他们围绕一个话题,一个一个来讲或者做show,这一过程中,老师来纠正他们的发音、语音、语调。这样一步一步引领,一堂课下来小孩子的收获是蛮大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来自英美的外教只是发音好、口语流利,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上课时只是自己说,不懂启发学生,“他们不备课,讲到哪里算哪里,时间到了就结束,孩子上这种‘捣糨糊’的课,还不如让中国老师来教。”
青年报资料图。吴恺/摄
【建议】能否对外教也设置面试进行筛选?
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市场广阔,尤其是在上海,外教需求量很大,市场一大,难免就会出现“浑水摸鱼”的情况。
“就像中国人会有不同口音一样,外国人也有各种口音,有些国家虽然英文也是官方语言,但他们的口音还是非常重的,比如印度、菲律宾等。”何幼平说,如今的培训市场上,有些不良培训机构,为了利益,就用很多“滥竽充数”的外教来教学生,“这其实是误人子弟。”在她看来,国家加强对外教培训市场的监管、整顿,非常有必要,“是该整顿一下了。”
何幼平认为,并不是每一个孩子学英语都需要找外教。“哪一类学生比较适合找外教呢?就是有了一定基础、想出国、口语水平又不太够的,周围的语言氛围满足不了他的需要,那可以找个外教设置不同的话题多谈,来锻炼口语水平。”
而对于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鉴别”外教的困惑,何幼平建议,选择外教时首先一定要看其是否有从事教师的资质和相关经历。她表示,中国老师在考英语教师资格证时,除了笔试还会有面试环节,以此来考察其口语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对那些没有教学经历的外籍人员,今后是不是可以考虑在他们上岗前也设置类似的环节,由中国的教育专家面试。这个面试不是看他的语言能力如何,而是看他有没有教学能力、会不会教学法,以此进行筛选。”
相关新闻
“洋老师”撑场,培训费用高三分之一,甚至翻番!但是资质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