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专项赛复赛在徐汇举行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最早于1950年由英国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在其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恰巧,也是1950年,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之一的上海,在彼时的徐汇滨江(现为上海西岸)设立了被赋予制造及创新重任的上海飞机制造厂。
徐汇区,是上海乃至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跨越历史的长河,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峰会在徐汇滨江举行,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徐汇西岸举行。与此同时,徐汇区人民政府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合作平台,并且以徐汇滨江为中心,打造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120万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对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进行产业引导。“开放”“年轻”“场景化”“未来向”……作为上海聚力发展的三大重点产业之一,人工智能正在这里迅速落地。
徐汇滨江
近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所承办的“临港杯”2019年“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专项赛的复赛在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宝石园创营”内成功举办。
赛场
19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工智能青年创业团队经专业评定入围复赛,团市委、徐汇团区委、上海仪电集团及漕开发总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复赛采用“项目面谈”的方式进行,参赛项目团队最多派出3名代表人员进入面谈室,与评委进行集体面谈,每队计时8分钟,通过PPT的形式展示他们的项目,并接受现场评委的即时提问。面对评委们的辛辣提问,青年创者用其智慧与无畏一一应对,展示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知识积累。
参赛项目团队通过PPT形式展示他们的项目
本次复赛的参赛项目团队中既有来自仪电集团的成熟青创团队,也有不少初创团队参与。围绕着人工智能这个主题,项目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从化工污染的控制到自动驾驶的研发,从金融机构的智能服务再到面向人工智能初学者的教育传播,参赛的项目覆盖了工业上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寻仟AI智招聘助手”对招聘中资源对接和用户体验细致入微的考虑,还是“肤焕科技”自主研发的定制护肤,无不让人感受到人工智能领域青年创新人才的蓬勃朝气。
参赛项目团队通过PPT形式展示他们的项目
比赛结束后,徐汇团区委联合赛点服务方为参赛项目团队提供交流合作信息搭建、宣传报道以及产业资源对接等更深入的赛后服务。最终评委也通过参赛项目团队的展示与交流的表现从7个方面对项目团队进行评估打分,各部分权重累加,满分为一百分,择优评选10个项目进入决赛。
“创新•创业,我们在行动!”此次人工智能专项赛复赛不仅体现了参赛项目团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青年创业协会对于汇聚青年人才,推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挖掘数学、计算机以及各类学科综合创新项目,实现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的项目成果转化的重视。
本次大赛特别将“人工智能专项赛”设置在徐汇区,由共青团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承办正是基于徐汇区的优势,也利于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优良的营商环境,坚定的区域发展目标,都是徐汇区吸引众多人才和企业的原因。徐汇区也会继续营造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搭建广阔舞台上,推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新地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创青春大赛人工智能专项赛前夕,共青团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共青团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委员会,专门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2019年徐汇区第二届“青英汇”创新创业训练营,10位徐汇区梦创导师轮番上阵分享授课,云赛空间等6家徐汇区梦创工坊,整合微软、谷歌、百度等国内外多方产业对接、投资接洽、创新技术等一系列资源,持续跟踪、帮助创业团队完成从0到1的孵化。“青英汇”学员与众多行业内优秀青年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探索行业机会,促进行业内的合作,共同发掘行业机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