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为救人一年两次捐献……让红十字走进更多人心中
2019-08-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在上海,已有450多名志愿者捋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有逾680位市民捐献器官拯救了素不相识的生命;有近万人为医学科学发展捐献了遗体……

8月6日,“身边故事·人道梦想”第二届上海市红十字故事创作讲演比赛汇报演出暨颁奖仪式举行。

记者了解到,此次比赛由市红十字会主办,通过半年多的故事收集、文艺工作者创作加工和讲演比赛,经过专家评审,共有20个故事和12个讲演作品分获优秀创作奖和讲演奖。其中,《救人救到底》、《小事真情》获优秀创作奖一等奖;《救人救到底》、《洪家老宅》获优秀讲演奖一等奖。其中,《小事真情》描绘了理发师阿东和美芳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的老人们理发,后来加入“阳光爱心团”的故事;《洪家老宅》则将红十字会志愿者帮助崇明岛丧子古稀老人的故事呈献给大家。

据介绍,这次收集整理的红十字故事,涉及红十字人道救助、现场救护、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角膜)捐献、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故事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市红十字会介绍,迄今上海已有450多名志愿者捋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有逾680位市民捐献器官拯救了素不相识的生命;有近万人为医学科学发展捐献了遗体。无数因疾病、火灾、失智等原因导致贫困,或使尊严面临威胁的人们,在红十字会帮助下逐渐走出了困境。

嘉定刑警:救人救到底 

七年前,嘉定区公安分局刑警徐淼去幼儿园接女友下班时,正巧有位小朋友患了白血病,幼儿园在募捐,他也捐了200元。事后,他上网了解白血病的相关知识后,才明白自己的捐款,仅仅是道义上的安抚,只有捐献造血干细胞,才能挽救孩子的生命。2012年5月,徐淼便去红十字会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当了一名志愿者。

直到2017年,徐淼终于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配对的对象找到了!

在经过严格的配对后,根据红十字会约定的时间,徐淼准时准点住进了华山医院的病房。可是,当所有检查完成时,突然高医生通知他,“你先回去,广西患者需要时你再来。” 这对徐淼的打击太大了,“是不是我的身体真有问题?” 他坚持要一个解释。高医生据实相告,而且给他开了张“因对方病人病情有变,暂缓移植”的证明。 这次移植没成功,这让徐淼有些灰心。 

事情很快有了转机,三个月后,徐淼再次接到高医生的电话,广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要求移植造血干细胞。这次移植非常顺利,

徐淼的爱心故事并没有结束。八个月后,为了更好吸收徐淼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提高新陈代谢作用,这位广西患者急需补充淋巴细胞,向中华骨髓库求援。这淋巴细胞,也要像造血干细胞一样,经高配才能移植,所以只能找徐淼。

同一个人,一年中二次捐献,会答应吗?高医生犹豫着再次找到了徐淼。不料,徐淼却说:“人体中的淋巴细胞,就是血液中的警察。如果广西那位病人血中的‘警力’不足,我上次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不等于白费了?现在救助广西患者,只要他能健康,我决不半途而废,救人救到底!” 

“救人救到底”这句话,在办公室里传开了。几天后徐淼再次住院进行了捐献手术。   

“生命快递”,爱的传递 

一天清晨,青浦城区的一个十字路口,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巨响,一辆快递员的电瓶车闯红灯撞上了一辆四吨卡车。快递员小王当场头破血流地倒在了马路中间,很快120救护车把他送到青浦中山医院急诊室进行抢救。

小王的妻子刘芳赶到医院时,嚎啕大哭。小王和刘芳都是从贵州到上海来的打工人员,一个做快递员,一个在企业打工。两人的收入都不高,既要付房租费,又要抚养才三个月的小孩,生活过得相当拮据。 

几个小时后,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了,神经外科医生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了出来,说:“我们已经尽力了,病人已经脑死亡,只能靠呼吸机帮助他呼吸……” 

刘芳走进重症监护室,低下头亲吻了一下丈夫。她对医生说:“谢谢你们,但我还有一个请求。我的丈夫特别敬佩红十字会的奉献精神,他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不幸发生了意外,答应我,将我的器官捐献出来,给那些需要的人’。所以,我想帮他完成他的遗愿,将他健康的器官捐献出去!”此刻,医生们露出了敬佩的神色,“谢谢你的深明大义,我们也对您的先生表示最高的敬意!”

过了一会儿,一位护士找到了刘芳:“你好,器官捐献的协议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市区有一位急需肝脏移植的病人,需要你前去医生办公室签字确认。”签完字后,刘芳抱着孩子与丈夫见过最后一面,看着丈夫再一次被推进了手术室。 

小王这位快递小哥,他的肝脏不但挽救了一位女士的生命,他的肾脏还救治了两位尿毒症患者,他的眼角膜让两位病人重见了光明。

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太太出现在刘芳家的门口。女士介绍说,她是孤儿院里长大的,从小就患有先天性肝脏疾病,在三岁的时候,她的这位“妈妈”将她带回家中抚养。“五年前,我突然肝病又犯了,需要肝移植,上苍很眷顾我,有好心人捐献出自己的肝脏,让我又得到第二次生命。在这五年里,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我的身体也慢慢恢复了,我自己开网店赚了些钱,想回报妈妈,同时也想报答为我捐献肝脏的好心人的家属。”这位女士说,最近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了快递小哥器官捐献的义举,所以特意来想邀请刘芳母子俩和他们一起居住,共同来照顾孩子。“我也要献出我的一份爱。让我们对这个社会的爱不断地传递下去。”

在几番考虑之后,刘芳答应了她们。 从此两家人变成一家。这就是爱的传递!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编辑:谢彦宁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