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一转身就会碰见一位理科生的书店,一心想做“搭梯子的人”
2019-08-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视频

7月2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强调校园实体书店是高校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在上海,有一批校园书店已经华丽转型,成为了高颜值、高体验感、高附加值的多元复合空间。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陇上书店便是一则典型,它从原来的化工书店转型成书香人文地标,将严谨高深的科学与生机勃勃人文的气息浸润到人们的生活中。

 = 转型 =   理工学校也注重人文素养

陇上书店,原名化工书店,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42号华东理工大学南门。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将原来售卖教材的化工书店升级为陇上书店,转型升级后的陇上书店集“阅读体验、讲座沙龙、学术交流、新书发布、成果展示”为一体。陇上书店总面积188平方米,陈列图书品种超5000种,册数超过2万册,以科学和人文类图书为主要方向,同时涉及历史、艺术、生活、美学等多种图书。

“人文素养对于理工科学校同样重要,因为大学学的不只是能力,更是整体的素质。你只要给学生一个可能性,他们就会超乎你的想象。” 陇上书店的店长徐风华认为理工生对于人文类的书籍抱有很浓厚的兴趣。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类书籍一上架就会被买走。

在全民阅读热潮下,校园书店的文化氛围也不局限于纸质书籍。在复合式的经营业态下,咖啡、文创等产品都为陇上书店增添了一丝书香气。

咖啡店的灵感来源于一位来华东理工大学参加会议的外国教授,他说:“我想喝杯咖啡休息一下,可是为什么找不到一间咖啡馆呢?”在梅陇路上从头走到尾,也很难找出一间像样的咖啡店。就因为这个理由,在陇上书店的设计方案中,咖啡就作为一个必备要素被考虑进去。

咖啡和书店,在这里不是相互隔离、无关联的两件事,再加上沙龙,这三点以交织的方式被置入整个空间。另外,在接壤校园的那一侧,有一个设计成拱形的小窗口,学生们可以不出校门就喝到咖啡。

“相对于图书馆,我们这里的氛围更加舒适。也会有同学特意来这里点上一杯咖啡,享受陇上书店的氛围”店长说。在购买咖啡时,专为华理学生提供的“校园价”基本上要比普通购买低一半左右,获得学生的广泛好评。翻开吧台旁边的留言本,能看到不少“大触”在等候咖啡时留下随笔:场景速写、迪士尼人物等等都是这个多元空间里产生的创作火花。

 = 交流 =   做好一个“搭梯子的人”

在陇上书店的外墙,充满设计感的白色格子中被精心摆放着10本“值得一看”的书,并且会定期更换。从功能上来说,无论是路过的人,还是走进书店的人,这小小的几个格子都起到了推荐书目的作用。

“虽然要自负盈亏,但是作为在学校和社区的书店,我们更加重视文化性的推荐。”在店长看来,大学书店更像是一个“搭梯子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居民,文化对人吸引力是相通的,所有下面的人都想到上面去。”

为了搭好这样一个梯子,书店内特设可容纳近30—40人围坐的沙龙区域,依靠华东理工大学深厚的学术资源,书店定期举办高端的文化沙龙、学术活动、读书会活动,为高校的师生群体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过去一年,在这个文化空间中举办的各类名师讲座、学术交流、文化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有50余场。

陇上文化空间同时也是华理的党建共享空间,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政治学习、思想教育、议事决策、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建交流的平台。同时,华理与凌云社区长期以来有多方面的合作共建基础,希望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能够继续共建共享,将该“空间”打造成为服务党员群众,传播书香文化、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陇上书店也在努力打造“实体书店+互联网”的新零售模式,为读者提供天猫“网订店取”的新功能,为断版、绝版图书提供按需印刷等服务。同时,陇上书店也加入了徐汇区“汇悦读”书香联盟,与区内各特色书店一起共享共建各类文化活动。

 = 关怀 =   读者+书店+社区的良性互动

书店方对于图书的选择,体现了大学书店特有的人文关怀。

“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能力,我会尽可能地为他们‘淘’一些物美价廉的好书。”徐店长向记者展示了一本全彩插图版的《时间简史》,上面的标价只在三十元左右。村上春树、余华等著名作家的书也能在这里找到非常“实惠”的版本。

“暑假到了,现在会有很多孩子们过来看书。《漫威系列》、《狮子王》等华东理工社的英语图书就很受欢迎。”据了解,历时近4年的发展,华东理工社围绕迪士尼、皮克斯、星球大战、漫威这四大品牌,开发出了诸多产品线,不断开拓IP疆域,积极与孩之宝、梦工场、华纳兄弟等知名公司合作。目前,已出版“IP+教育”英语图书200余种,年出版规模超1亿元。丰富的英文少儿图书也为陇上书店这家开在社区的书店增添了不少活力。

在运营中,陇上书店同样会遇到实体书店的痛点:如顾客会在店里了解书籍后选择在当当上购买,以及书籍的塑封被随意撕开等。

“对于前者,我们也是理解的。对于后者,我们在贴上告示之后,情况也有所改善。”陇上书店为那些侧重“体验”的顾客们设置了一个体验区,里面的书籍都已拆封,可以随意阅读。

作为华理社的自营书店,书店内集中展示了华理社精品图书,既有荣获国家出版基金的“页岩气”项目、社会工作流派译库等学术著作,同时,也展示了深受读者喜爱的“迪士尼”系列、“日汉对照名家名译”系列等,让读者对出版社拳头产品有所了解。

沿着书架行进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个半圆形的“小房间”。在这个“小房间”里,人们可以坐着看看书、喝喝咖啡,或者发发呆——而遇到这个“小房间”的你,能感觉到在你之外的一些行为的发生,虽然没有语言互动,但它已构成一种“隐秘”的交流。

作为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书店在人与城市之间、大学与街区之间搭建起一种连结,它不仅仅包括内部的那间“店”,而是涵盖整个街区,形成一个自然通畅交流的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谢彦宁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