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读文学经典么?2019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发布
2019-08-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素养指数为91.756,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动机指数为87.815,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行为指数为85.775。今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上海书展会场联合发布的“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揭示这一现状。据了解,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偏好向多元化产品集群的方向发展。

上海是中国文化的高地,引导上海大学生读经典,这对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有重要作用。经典是沉积下来的思想、科学、文化、艺术的精华,对民族的精神发育和一代代人的智慧的升华至关重要。敬畏经典、热爱经典、熟读经典、传承经典应当成为后学的一种学术追求和文化品格。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邓香莲介绍,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面向上海所有在校大学生,采用严格的多轮分层抽样法进行采样,最终抽样4000样本。调研问卷从阅读素养、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三个方面对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现状进行测量。

其中,经典阅读素养量表和经典阅读动机量表根据国际上成熟的量表进行本土化改良,对大学生经典阅读行为的测量则包括阅读内容、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场所、阅读媒介、阅读来源、付费阅读、有声阅读、阅读平台、社交媒体阅读、阅读营销和阅读服务12个方面。整份问卷一共涵盖100余个测量指标。

经专业统计分析,以当前全国国民阅读水平为中等(70分)的基础上,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素养指数为91.756,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动机指数为87.815,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行为指数为85.77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典阅读素养方面,当前大学生基于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目的比较明确,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本阅读能力中等,综合阅读能力偏弱,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需要更多专业化的支持。

与此同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偏好向多元化产品集群的方向发展。社会各界应协同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素养,加大基于用户偏好的传统文化IP开发力度,要大力提高5G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另外,大学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类课程尚未普及,高校应在推广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发挥更大作用。

调查发现,在经典阅读动机方面,“社会交往”是影响大学生经典阅读动机的第一要素,“个人发展”是大学生经典阅读动机的第二大影响因子,大学生为“他人认同”和“兴趣偏好”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的动机强烈。

如今,“数字媒介”依赖,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经典阅读动机的独立因子;大学生基于“情感抒发”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动机偏弱。

项目组认为,各界要协同营造支持性的经典阅读环境,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交往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应基于“他人认同”和“兴趣偏好”开展针对大学生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大力提高数字平台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资源的质量和传播效果,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在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中的作用。

另外,在经典阅读行为方面,上海大学生偏爱历史文化、古典小说诗文类传统读物,同时也不乏国外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大部分大学生阅读过传统文化经典读物,平均阅读量整体高于同期全国的全民阅读水平。他们偏爱夜晚读书,每周阅读时间在两小时以下,主要的阅读场所是宿舍和图书馆,选择纸质阅读略高于数字阅读,图书馆借阅和在线免费阅读是主要的阅读方式。

在付费阅读方面,大部分大学生有经典读物付费意愿,且集中于历史文化类和古典小说诗文类读物。三分之一的上海大学生每月经典阅读支出集中在100元以下。

目前,经典有声阅读已经初具规模,近半数大学生会通过网络平台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近四成大学生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海大学生偏好书评和主题书展,在阅读服务上,多元的阅读形式最受欢迎。

 ═ 声音 ═ 

大学应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余光在稍后举行的研讨会上指出,通识教育是拓宽专业基础的教育,经典阅读实际上则是一种人文教育,这样的教育虽然与专业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文教育,有助于文化认同,价值建立和独立人格的养成,因此,还应该强调写作能力。”王余光指出,人文教育也长期以来被大大学教育忽略,表达正在受到消费主义和平庸主义的污染,因此,大学要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宏舟表示,阅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途径,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根本途径。读书必有取舍。研究大学生的经典阅读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经典阅读素养,激发他们的经典阅读动机,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并最终推动社会进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