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的“十二时辰” | 7点到13点:“胰腺癌手术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多看一眼我心才会踏实……”
2019-08-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施剑平/图、视频

“胰腺癌手术风险大,感觉就像在刀尖上跳舞。而患者的病情变化错综复杂,对患者多长一副‘眼睛’,多看一眼,我的心里才会踏实……”在胰腺外科,即使是周末,只要没有离开上海,徐近都会抽空去病房看一看,这个习惯从做医生起,他一直保持到现在。

在前往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的路上,徐近经常在一路小跑……1976年出生的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徐近,每一刻都在与时间赛跑。在这里,患者愿意把他看作亲人,而他也更愿意和患者成为一生的朋友。

〖时间〗7:00   〖地点〗胰腺外科病房

    事件       查房

清晨7点不到,徐近已经准时出现在了胰腺外科的病房。“昨天手术的两位患者情况怎么样?”“3床的患者血压稳定吗?”“8床的患者腹腔引流管颜色好吗?”完成交接班后,徐近带着治疗组的几位医生以及进修的学员们开始查房。

“今天感觉好点了吗?”“喝水肚子胀吗?伤口还疼吗?”张阿姨三天前刚刚做了胰腺全切除手术。在病床边,徐近详细地询问患者病情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手术后,徐医生来看过好多次了。”陪护张阿姨的女儿很是感动:“每天他都是一路小跑地在病区里忙东忙西。生这个病确实像‘中彩了’一样不幸,但是遇到这样的医生,真的是不幸中的大幸。一点不夸张,徐医生就像亲人一样。”

在住院部,像张阿姨这样的胰腺癌术后患者还有好几位。徐近一一了解最新的情况,再交代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

“徐老师总是放心不下这些患者,即使是周末,只要没出上海,他一定会来查房。”跟着徐近查房的一位医生偷偷告诉记者,从医那么多年,不管多忙,对于病区中的手术患者,徐近始终保持着一有空就来查看的习惯。遇到手术日,下了手术台还没顾得上吃上几口饭,他便匆匆赶到病区看看患者。

门诊、手术、科室管理以及带教学生……徐近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学生们有时也会心疼老师,劝他休息一下,但徐近总是笑着说:“我们胰腺癌手术风险大,病情变化错综复杂,对患者多长一副‘眼睛’,多看一眼,我的心里才会踏实。”

在徐近的口袋里,一本记录着床位患者信息的本子从不离身,小到排尿次数换药时间等细节问题他都一一记录。正是这份认真和负责,很多患者刚出现并发症的苗头,他就能够及时处置,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从而减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时间〗8:00   〖地点〗多学科讨论现场

   事件       进行6名患者的多学科讨论

查完房时,已经过早上8点。徐近又匆匆赶往参与每周三固定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讨论现场,进行6名患者的多学科讨论。

胰腺癌,有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外号”——“癌中之王”。虽然它的发病率不是最高,但它却很难发现,发现之后也很难治疗。即使通过积极治疗,进入了极其有限的允许手术范围,手术难度之高也是一道难迈的门槛。

1976年出生的徐近已经是胰腺外科的科室主任,但在谈到胰腺癌手术时,他毫不隐瞒身上的压力之大。胰腺位置不容易开刀,位置太深,涉及多个器官,周边有着丰富的血管。尤其偏晚一点侵犯血管的胰腺肿瘤,因其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空间狭小而被外科医生视作难以逾越的“生命禁区”。

〖时间〗8:45-13:00   〖地点〗手术室

   事件       为患者进行手术

多学科讨论结束后,徐近又奔往手术室。他必须在8点45前抵达手术室,今天这里将有两台重大手术等着他。

徐近当天的第一台手术是为61岁的张老伯进行全胰腺+脾脏切除术。“肿瘤和血管的关系很密切,尤其跟肠系膜上动静脉比较密切,所以胰腺肿瘤切除起来非常困难。切断了以后我们要做消化道重建,目的就是让胰液进入肠道,所以要做胰肠吻合。”徐近告诉记者,这个吻合是挑战,因为胰腺的质地本身就如同豆腐,难以缝合,有过炎症发作后的胰腺,就更是难以把握,因为更加脆,所以缝合会异常困难。一旦胰肠吻合做得不好,发生胰瘘情况,胰液就会腐蚀周围的血管和脏器,从而引发出血、感染以及各种并发症,轻则延长住院时间,重则会危及生命。

胰腺外科,作为风险最高、挑战性最大的科室之一,徐近笑称,这里的每一台手术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但是我们没法退缩,只能迎难而上。如果可以,我们一定要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徐近说。

虽然手术难度极大,但是徐近的手术总是让人惊叹。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观摩手术时,徐老师的背后都站满了人,他的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刀仿佛在血管外膜上跳舞。”

下午13点,记者离开时,徐近的第一台手术接近尾声,而数小时的紧张工作却未让徐近显出丝毫疲惫。

紧接着,后面还有一台高难度手术在准备之中。一位46岁男性患者的肿瘤位于胰腺头部区域,需要要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胃、胆囊及胆总管等多个脏器。这台被称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是最高难度的外科手术之一。

 - 职业心路 - 

医师不能让患者做选择题

徐近进入手术室后,病房内有一位来自江苏的患者家属刘女士一直在等候着。当护士告知,徐近主任当天出手术室的的时间会很晚时,刘女士表示“不用打搅徐医生,我们就在这等着。”

去年年底,刘女士的妈妈赵阿姨在体检中被查出胰腺恶性肿瘤,全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在医院,徐近仔细看了赵阿姨的片子后,给他们带来了一丝希望,“手术希望还是挺大的”。紧接着,徐近团队给出了先化疗再手术的治疗方案。经过了六个疗程、总计18次的化疗后,赵阿姨的胰腺肿瘤明显缩小、指标大幅下降,具备了手术的条件。今年6月,徐近亲自主刀为赵阿姨完成了手术。

“我妈妈手术后恢复得还不错,目前病情也很稳定,今天来就是想问问徐医生,后续该怎么治疗,想听听他的意见。”刘女士告诉记者,遇到徐近后,全家人对疾病不再那么害怕,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迷茫的时候,徐近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治疗方向。

在胰腺外科的示教室里,一块移动白板上贴着胰腺的生理解剖图。正是在这里,刘女士第一次真正了解胰腺癌这个疾病。“你母亲的实体肿瘤长在这里,但肿瘤位置不好、而且比较大,所以我们只能先化疗控制住它。”针对刘女士提出的为何要先化疗再手术的疑问,徐近这么娓娓道来。

出院后,刘女士定期会来找徐近汇报母亲的最新病情,而不管多忙,徐近总会抽空和她说上几句。

事实上,只要不是手术日,像刘女士这样的患者和家属还有很多,他们都会围着徐近“问这问那”,而徐近都会一一耐心解释。

徐近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医师不能让患者做选择题,我们应该做好释疑工作。在他看来,解释工作是将医患矛盾“扼杀在摇篮里”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患者不是专家,哪种治疗方案更适合他,只有医生最有发言权,我们应该就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和患者说清楚讲明白,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绝不能因为怕担责任而让患者做选择题。”

坚守胰腺外科多年,徐近觉得虽然累但是很快乐。“既然选择了学医,就必须坚守这份职业,这是一种责任。”徐近说。

 - 相关新闻 - 

医师的“十二时辰” | 凌晨1点到7点:随时待命的一针麻药,守护的是几条生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