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智能化时代需要青少年的力量
2019-08-26 青年

在赛会现场,小小少年正用科技书写童年闪烁的繁星。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梦想照亮现实,热爱点燃不凡,智慧造就奇迹。随着一场无人机表演引领大家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也带领大家走进了“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表彰仪式”的现场。

青年报记者 郭颖

现场

近900名选手荣获相应荣誉

在首届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于今年5-8月继续举办,由团市委牵头,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等单位联合指导,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青年报社共同主办,全市近10家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机构参与承办。今年大赛共有来自全市500余所学校的3343名选手报名参赛,较首届大赛增长6倍,最终有近900名选手荣获相应荣誉。

本届大赛以“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为主题,相比去年,实现了三大方面的扩容,以多样形式营造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的热烈氛围:年龄段扩容,为学龄前儿童专设赛道,并设置了符合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不同学段特点的个性化比赛项目,覆盖所有年龄群体;赛事设置扩容,从去年3项比赛增加到8项赛事、17个竞赛类别,比赛场景从天空到地面再到水面;活动载体扩容,同时开展AI科技校园行、AI嘉年华、小科迷俱乐部等系列普及活动。

团市委书记王宇、副书记丁波等领导和嘉宾与参赛选手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智能化时代的青少年力量,推进人工智能创新的教育和培养,畅想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颁奖会现场,本次大赛各项赛事的一、二等奖获得者、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奖获得者获表彰。各赛道一等奖选手中,有的是小小少年,却心怀仰望星空的梦想,用科技书写童年闪烁的繁星;有的已是明日当头,依然不改追逐梦想的初心,用科技成就青春灿烂的阳光。每个学生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与憧憬。

未来

既要“走出去”同时也“引进来”

主办方表示,今后计划通过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赛事覆盖面,逐步形成全国性的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把“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的目标,辐射影响到全国。还希望打造全球性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交流平台。既要“走出去”通过与世界青少年人工智能领域赛事有效对接,为中国青少年科创精英搭建向世界展示的舞台;同时也“引进来”,通过国际邀请赛、国际圆桌论坛等方式,举办国际性的交流活动。

未来,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将不断优化核心、完善机制、扩大影响。发挥赛事的“孵化器”作用,将青少年的优秀创意通过深挖迭代,催生出更多新理念、新模式、新产品;发挥赛事的“加速器”作用,让青少年的创新意识、能力在比赛中得到加速提升,在比拼中交互赋能。

主办方表示,大赛未来要形成标准化体系,打造专业化赛事。形成组委会、专委会、AI特色校三级联动的有效组织体系,形成AI大赛独有的品牌效应。进一步体现赛事的“竞争性”,形成规范严谨的赛事评价体系,培养建设一支专业的裁判队伍,创造公平公正权威的赛事环境。紧紧围绕人工智能产品内容、技术发展,设计符合青少年发展特点的比赛体系,成为未来青少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赛事标准和独有标识。

此外,大赛还将延伸功能服务,打造全新赛事价值。通过品牌赛事,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创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研学、实践的基地。另一方面,以赛事为出发点,逐步建立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对接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最终打造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为国家培养储备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小小科学家”的奇思妙想

本次大赛涌现出一批“小小科学家”。七宝明强第二小学二年级的柏俊宇小朋友凭借保龄球机器人获得了一等奖。“我的机器人可以行走,躲避障碍物,瞄准目标,把保龄球放下,击中目标。”最小的一等奖获得者是幼儿园组的周信言小朋友,这个喜欢乐高、觉得毛绒玩具“太幼稚”的小女孩脑洞也很大:“我未来想当科学家、画家、服装设计师,先画出草图,然后做个形状好看的科技小装置,钉在衣服上。”

上海市通河中学科技辅导老师罗靓认为,以前“山寨”是个贬义词,但事实上任何东西只要有一点改变就是创新。“孩子们有了创新意识后,未来就会有自己原创的东西。”

侧记

创新思维带来无限可能

“同样是垃圾分类的项目,你的动手能力其实比她强,但是她的点子比你好!”杨浦区市东实验中学初二的聂瑀均俨然一副大哥哥的模样,给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四年级胡兴恺同学的作品“把脉”。

创新,创新,还是要创新,在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颁奖现场,到处都能感受到来自少年的创新力量。

被聂瑀均赞为“点子好”的是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香楠校区袁梦同学带来的“垃圾分类小达人”。她的创新点在于运用语音识别“提问式”地帮助市民准确地投放垃圾。市民只要回答“你的垃圾是否可以回收”“是否可以给佩奇吃”“佩奇吃了会不会中毒”等简单问题,智能分类垃圾桶就能给出投放建议。该作品获得了一等奖,现场演示时,更是获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而胡兴恺的小区垃圾分类智能识别系统则获得了二等奖。他的创意是在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时,相应的垃圾桶会亮灯进行提示。“听了建议后,我想进一步完善功能,接下来设计一个可以自动破袋、自动分类、自动传送到各个垃圾桶的装置。”

聂瑀均自己和同校学妹、初一的张蕙如的作品“海王海上平台”此番也获得了一等奖,这个用废旧硬板纸和元器件制作的“大装置”蕴含着巧心思。“我们解决的是海洋污染、救援问题。”聂瑀均认真地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讲解他的创意:“这是人工智能摄像头、光敏电阻、红外线夜视频,可以感知夜间海面情况,图像识别溺水人员和海洋漂浮物,然后派出智能无死角弹射游泳圈,到水面自动打开寻找溺水者,送回海上平台。”就是这么一件看似“毛胚”的装置,居然还可以用遥控器进行操控。

这件历时一个半月制作出来的作品创意来自于张蕙如,她负责制作PPT和设计方案。“但是我提出来时都无法想象怎么做出来,真的很佩服学长的动手能力,执行力超强。”他们本来还设想做个机械爪,识别受伤的海洋动物,进行救援。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