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教材没考试没评价标准,STEM教育凭什么风靡中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供/图
什么教育没有教材没有考试没有评价标准只有一个理念却风靡中国?那就是STEM教育。
2019上海市未成年人科学教育发展论坛暨全国骨干科技辅导员STEM课程培训近日在科学会堂举行。来自全国近250名科技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
“STEM教育项目是2012年开始进入我国的。主要是培养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素养,它的特点是跨学科、知识零碎化、情景化,把学科知识进行串联。但它又不是劳技课,它主要是解决问题,比如说,储存食物的课题,并非是让学生做个冰箱,而是找出腐烂发生的原因,自己解决的办法,用更好的方法,达到更好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海青少年科普促进会监事董蓝蔓介绍说,STEM教育没有教材没有考试也没有评价标准。“创新就是从解决一个真实世界的问题而来,有标准答案不利于养成创新思维,每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利用各个学科已学知识进行思考,而不是重复课本上的内容。”
董蓝蔓坦言,STEM教育到现在都没有确切的中文翻译,在国外都没有框架,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世界公民的社会认同感。
据悉,STEM教育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眼下,不同学校有不同做法。各校一般由科技辅导员负责STEM教学,很少有专职教师,国外一般由“全科老师”来上课,学校有教研组,由不同学科的老师讨论如何来教。由于涉及多个学科,课程设计也是难点。
“我们一般会通过一个具体的科技项目,融入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由老师来写教案,实战课最受学生欢迎。”上海市通河中学科技辅导员罗靓介绍说,创新是STEM教学中贯彻的主题,学生把自己的思想灌输进去,整个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我们在挑选科技社团时发现,小学阶段如果不具备创新的能力可以培养,到了高中思维就定死了。越是成绩好,越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越能够创新。”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协、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等联合承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供/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