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这个90后年轻人不简单
2019-08-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婷/文 受访者/图

现今,大学毕业后躬耕乡里的青年干部们已经成为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崇明港西镇静南村支书兼村主任李陆逸就是其中一员。由于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自2017年8月以来,李陆逸一直投身于统筹协调村内的垃圾分类工作。如今,经过李陆逸等人的努力,静南村内的垃圾分类工作效果明显,村内十个垃圾投放点位的垃圾投放率和准确率皆已达到95%以上。

垃圾投放率和准确率皆已达到95%以上

生于1990年的李陆逸于毕业两年后报考了乡村后备干部,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崇明港西镇静南村。2013年1月1日,青年干部李陆逸走马上任,就此在村里扎下了根,与静南村的村民们越发紧密相连。2018年8月,李陆逸被选举为村主任,11月,年轻的他一肩挑起了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两个重任。

在李陆逸回到村里的这六年间,他亲力亲为做了很多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和其他村干部的统筹协调下,垃圾分类工作于两年前就在社区顺利开展了起来。

“我们村垃圾分类工作是开展的比较早的。” 谈及垃圾分类工作,李陆逸的话匣子就打了开来。他告诉记者,早在2017年,静南村就按照港西镇镇政府的要求,开展起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由于村内97%的村民都已通过宅基地置换入住明南佳苑小区,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便在小区内部率先开展起来。

明南佳苑小区共有居民楼85幢,被分为七个片区,人口4600人。如何管好这4600人的生活垃圾分类,曾让李陆逸绞尽脑汁。经过谨慎思考,他决定先拉几个点进行试点。

自2017年8月15日开始,小区内的垃圾分类工作就开始在第三、第四片区试行,由于试行效果良好,2017年9月5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就开始在小区里面全面推行。

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就在小区内开始出现。李陆逸告诉记者,在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前,小区内有45个垃圾投放点位,干湿垃圾一直处于被混运的状态。在李陆逸等村干部的统筹协调下,小区内45个垃圾投放点位被缩减为10个,开始严格执行起了垃圾分类工作。李陆逸说:“垃圾原先被混运的时候,难免会有污水,天热了就开始发臭。垃圾分类开始推行之后,这种情况就再也不曾发生。”

在李陆逸的指导下,在垃圾分类流程的具体操作上,静南村采取了“户分户投镇运镇处”的方式。什么是“户分户投镇运镇处”呢?李陆逸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投放垃圾前,家庭户内成员需要先自行分类完毕,然后定时定点到投放点位进行投放,最后镇市政市容所负责把收集的垃圾分类清运并处理。”

目前,静南村内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早已井然有序。“村里面垃圾投放率和准确率都已达到95%以上。” 李陆逸高兴地说。

群众是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李陆逸认为,垃圾分类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还是在于群众,所以他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对群众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指导工作。

早在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开展前,村里面就开始举办各类的专题培训讲座。“我们会邀请镇市政市容所工作人员来村进行专业辅导。利用假日学校、老年学校、党员学习日、志愿者会议、楼组长会议等各种机会进行专题宣传发动。”李陆逸补充道。

为了确保没人被遗漏,楼组长挨个上门入户,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告知书、倡议书、垃圾分类办法等宣传资料。不仅如此,在会议宣传、入户走访等基础上,李陆逸统筹协调运用“明南一家亲”微信公众号、“明南青联”qq群对中、青年群体进行宣传发动,接受宣传教育达到了800人/次。”

因此,在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开展之前,垃圾分类的良好意识已经在村民们脑海中扎根。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开展后,仅有少数村民会违规地投放生活垃圾。据李陆逸介绍,即便有村民违规投放垃圾,周边的村民看见了也会自发地劝阻。对此,他感慨地表示:“只有群众的积极配合参与才能让垃圾分类工作做得那么完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婷/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