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网络文学首进上图馆藏,展现新时代文学风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陈丹/文 网络/图
图书馆从来都是入藏纸质书的机构,但是现在他们开始重视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这样的虚拟组品。上海图书馆今天宣布设立全国首个“中国网络文学专藏库”,网络文学作品也正式成为上图的馆藏之一。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网络文学获得主流社会认可的重要事件。
网络文学入藏是评价体系的再建立
上海图书馆每年都会入藏大量纸质新书,而将网络文学这样的虚拟作品列入馆藏,这还是第一次。对于设立全国首个“中国网络文学专藏库”,上海图书馆楼巍今天说得很明白,他认为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是进入21世纪以来汉语文坛上最值得关注的一道风景,也是数字媒介影响下文学转型的重要标志。而上图作为作为对标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机构,具有承担、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的文献的功能,网络文学理应纳入图书馆的文献收藏和服务范围。
首批入藏上图的10部网络作品均来自阅文集团旗下各文学网站的网络大神。如果将1997年看作是网络文学元年,那么走过了20多年的网络文学现在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仅阅文集团旗下各文学网站目前就有780万名创作者,1170万部作品储备,覆盖200多种内容品类,触达数亿用户。网络文学的发展让像上图这样的重量级文化机构也必须加以重视。
阅文集团联席CEO吴文辉对记者表示,他更希望将上图入藏网络文学这件事,看作是主流社会对于网络文学的一次认可。“我们一直说‘能够让创意实现价值’。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网络文学正走入越来越被各界认同的主流化进程加快的阶段,这种认同不是对一部、两部网络文学作品的认可,而是对网络文学整体内容质量、网络文学作家素养,网络文学产业价值的多方面认可。”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文学都可以入藏图书馆,这个会有一定的门槛。阅文旗下白金级写手、上海网络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血红,此次也有一部作品《巫神纪》入藏上图。他说,网络文学很特殊,无论是在篇幅还是在题材方面,都和传统文学有所不同。所以网络文学急需建立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现在这个评价体系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大学教授在进行研究。现在,像上海图书馆这样的权威专业机构介入到网络文学之中,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整个网络文学发展的引导,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入藏虚拟作品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青年报记者了解,此次首批入藏上海图书馆的10部网络文学作品是猫腻的《将夜》、辰东的《遮天》、血红的《巫神纪》,我吃西红柿的《吞噬星空》、骷髅精灵的《机动风暴》、齐橙的《大国重工》、卓牧闲的《朝阳警事》、wanglong的《复兴之路》,吉祥夜的《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舞清影的《明月度关山》。
这些都是网络文学20多年发展史上的爆款,而且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了网络文学的经典之作。当然,正如前文所述,网络文学浩如烟海,上海图书馆要入藏网络文学也必须建立自己的标准。吴文辉表示,他们这次与上图遴选作品的时候一方面是看作品本身的质量,文学功底和情节如何。另一方面也会尽量多选一些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玄幻、现实主义题材等,让“中国网络文学专藏库”更加丰富一些,让读者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个时代的文学风貌。而这个标准会成为今后上图入藏网络文学的标准。
当然,图书馆入藏虚拟作品还有一个技术的问题。众所周知,虚拟数字技术更迭很快,十几年前的磁盘,现在很多地方就没有办法进行读取了。所以,数字作品的保存时间远比纸质图书要短,图书馆数字内容保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告诉青年报记者,“中国网络文学专藏库”的保存载体是三防加强型移动硬盘,是数字信息存储的首选,具有防水、防震、防火等功能,理论保存年限达100年,确保文化内容的长期保存和历史传承。同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上海图书馆还将采用两地备份,异地保存等方法,利用不同介质确保网络文学收藏的安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陈丹/文 网络/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