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财政大权在握,职场没有性别歧视!上海女性幸福感满满
2019-08-2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资料图

今天,上海市妇儿工委发布“十三五”上海女性幸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数为4.17,较“十二五”(3.54))有大幅提升。大多数上海女性追求经济上独立、不啃老。73%的女性认为幸福来源于家庭生活美满,认为幸福来源于收入高生活富裕的仅占13.2%。

上海女性在家庭关系维度上幸福指数最高

该课题委托华东师范大学,以上海女性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模型为测量工具,从物质条件、精神生活、身心健康、家庭关系、社会环境、自我发展6个客观维度和1个主观评价维度,深入研究上海女性的幸福水平。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常住人口中年龄为18周岁及以上的女性,采取多段随机抽样方式,获得有效问卷2016份。根据李克特量表的五分法,幸福指数分为五个等级,最高为5分,指数越接近5,幸福感越高。结果显示,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数为4.17,较“十二五”(3.54))有大幅提升。

上海女性在家庭关系维度上幸福指数最高。上海女性家庭关系幸福指数为4.32,在6个客观维度中最高。73%的女性认为幸福来源于家庭生活美满,认为幸福来源于收入高生活富裕的仅占13.2%。已婚女性对家务分工比较满意,得分为4.03。85.9%的女性从为家庭付出中感到快乐。

调查显示,身心健康是幸福的重要来源,家人身心健康是女性最大的心愿。46%的女性认为幸福来源于身心健康,仅次于排在第一位的“家庭生活美满”。除了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关注之外,家人的身心健康也成了女性最大的心愿。在被问及对丈夫和子女的期望时,67.4%的女性期望丈夫身心健康,76.7%女性期望子女身心健康,而丈夫的事业成功、子女的学业有成等与身心健康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调查显示,上海女性精神生活充裕,精神生活幸福指数在六个维度中与身心健康维度并列第二位,为4.14。“帮助他人使我感到快乐”和“有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和社会价值观”得分最高,分别是4.44和4.25。

上海女性追求家庭经济独立和生活自主

调查显示,大多数上海女性追求经济上独立、不啃老。希望父母、公婆提供经济支持的比例在所有可选项中最低,仅占6.9%和5.9%。上海女性在生活上追求自主,29.2%的女性希望父母不干预自己的生活,40.9%的女性希望公婆不干预自己的生活。

工作满意度源于工作环境而非高薪高职。女性工作满意度来源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同事好相处(43.5%)、职业符合个人兴趣(35%)、家人的支持认可(27%)、工作有成就感(26%)、工作轻松无压力(22.7%),而与事业发展相关的如收入高(9.6%)、社会地位高(6.7%)、升职快(2.3%)、个人发展前景好(14.8%)等选项比例并不高,说明上海女性工作满意度主要来源于家人支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据统计,“没有遭遇过性别歧视”在自我发展维度五项测量指标中得分最高,为4.26,是唯一超过幸福总指数的指标。80.2%的女性较肯定没有遭遇过性别歧视,16.2%认为基本没有遭遇性别歧视。

有趣的是,虽然家庭收入男性占主要地位,但家庭经济管理主要由女性负责。调查显示,上海女性对家庭收支水平的满意度(3.56)高于个人(3.31);对个人收入不满意度(21.6%)高于家庭收入不满意的(12.9%)。可见,在家庭收入结构中,男性还是占主要地位。已婚女性中,近一半的女性(48.4%)负责家庭经济管理,女性主要承担着做家务(55.8%)、照顾子女生活(49.7%)、购买任务(37.2%)等家庭任务。其次是夫妻共管(35.9%),由丈夫负责的仅占8.9%,“AA制”占4.8%。

社交关系整体上比较满意,婆媳关系最难处理

调查显示,上海女性对社交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得分为4.10。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对大多数女性而言,最难处理的是婆媳关系(32.8%),接下来依次是“与领导的关系”(23.4%)、“邻里关系”(21.2%)、“亲子关系”(20.2%)、“与同事同学关系”(19.1%)、“夫妻关系”(12.1%)、“父母关系”(10.1%)。

调查显示,在已生育过的育龄女性(40岁以下)中,有87.3%不愿意再生育。调查发现,“年龄大”(31.1%)并不是影响再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经济压力大”(60.7%)和“养育成本高”(63.7%)是女性不愿再生二胎的原因。

如何提高女性幸福指数?

根据调研,该报告对提高上海女性幸福指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是配合全面二孩政策,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受益水平和人群。根据今年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抓紧完善本市两项保险合并实施的政策和实施步骤。继续维持社会保险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征缴的模式。着力夯实医保经办管理基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重构生育保险待遇发放经办体系,调整生育保险业务延伸社区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责。

二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创业体系,拓展妇女就业创业空间。鼓励女性创新创业,挖掘和推选女性创业的优秀方案,搭建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为创业者拓展人脉,整合资源。设计与实施针对女性就业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办法。全程跟踪服务,贷款前期帮助评估项目风险与前景;贷款中期做好协调担保和咨询服务;贷款后期定期了解贷款者的生产经营状况,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资料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