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又搞花头精了?“人造肉月饼”预售,考虑尝个鲜么?
2019-09-0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文 受访者/图

今年中秋节,你可以尝新吃上“人造肉月饼”,今天记者在淘宝上看到,首款“人造肉月饼”已经面市预售,现烤现卖,将在9月10日对外发货。

这是一家叫“珍肉”的国内人造肉公司联合上海的东区老大房一起推出的,正式名称叫植物蛋白肉月饼。记者随后联系到东区老大房,据该公司负责人说,首款“人造肉月饼”里面的馅料是“珍肉”提供的,东区老大房只负责烘烤加工,其外观仿制上海的鲜肉月饼。

今年“人造肉”概念大火

此前首款“人造肉月饼”提供过内部试吃,根据相关报道, “人造肉”月饼口味相比传统猪肉馅料,有些偏干和略咸。但如果不预先提示,这种由植物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肉馅”,其口感和味道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现场一位试吃的90后女大学生认为其不像真的鲜肉月饼那么油,吃起来没那么腻,口感不错。

今年“人造肉”概念大火,原因是包括比尔•盖茨、李嘉诚、莱昂纳多、Twitt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等在内的明星大佬先后重金砸入“人造肉”领域,今年5月份美国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成功上市,股价一涨再涨,吸引了众多市场的目光。在国外,肯德基、汉堡王、雀巢相继推出人造肉汉堡,肯德基餐厅推出第一款人造鸡肉产品,包括黄金鸡块和无骨鸡翅。

不过,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习惯了传统的鲜肉月饼,对于人造肉月饼接受程度还是未知数,在口感、营养上有何不同,还有“人造肉”的健康问题?据“珍肉”创始人吕中茗称,“人造肉”三个字影响了公众认知,“人造肉月饼”已经通过食品安全认证,整个人造肉生产过程简单,健康。

在一项有5万人参与的微博投票中,1.7万名网友表示愿意尝试首款人造肉月饼,还有1.7万人表示“不会尝试,质量待验证”。

“人造肉月饼”价格偏贵

记者发现,首款“人造肉月饼”一盒6个开价88元,每个价格要近15元,相比上海市面上的的每个只有4到5元的鲜肉月饼价格偏贵,目前“人造肉月饼”显然没有价格竞争优势,更多只提供了市民的尝新体验。

事实上人造肉对市民来说并非新东西,中国此前的素肉可以被视作人造肉1.0版本。不少公司都生产销售素鸡、素鸭、素肠等食品,像上海的老字号功德林的素食产品更是家喻户晓。与素肉不同,植物肉在营养成分、口感和风味上更像肉,有人把植物肉产品可称为“素肉2.0产品”。

在“珍肉”的微信公众号上,记者看到其发文表示“都叫我人造肉月饼,其实人家更喜欢被叫做植物肉月饼”。淘宝上开卖的消息也称为植物蛋白肉月饼,据介绍,其100%源自加拿大有机非转基因豌豆蛋白。

据了解,市场上已推出的人造肉产品多为植物肉,以大豆、豌豆、小麦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压、冷却等工艺,提高蛋白质含量与食品质地,再通过分子级的发酵技术和基因提取技术提升其风味和质感,使其口感、风味上更加接近真肉。

而市场认为,人造肉概念的火爆表明,人类食谱一成不变的时代即将结束。在高科技手段下,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食物,颠覆人们的想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