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 | 成为互联网捐赠主力,年轻一代的“公益慈善观”是什么?
2019-09-09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诗松

“80后”“90后”成为我国互联网捐赠的主力,当民政部发布这则让人感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消息时,也提醒着我们,一种新的慈善生活方式也许已经到来了。

这届年轻力量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跃入了互联网捐赠群体的主要梯队?很多人会脱口而出:青年使用移动互联网最长、最多、最频繁,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在互联网上捐赠最多自然不意外。

的确,对于曾经的上海“小囡”,人生中的第一次捐款往往是从在大街上给“蓝天下的至爱”捐一元钱开始。20多年过去,现在的年轻孩子很多依旧会从捐一元钱开启随手公益,但他们不一定在大街上捐,更多的则是在互联网上捐。

新媒体和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在造福时代的同时,也给公益慈善插上了可以展翼高飞的翅膀。在手机上动动指尖,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一次爱心的传递,一个年轻人可以任凭感动泛滥捐出你微信钱包里的所有零钱,也可以理性地选择月月捐,允许一家公募基金会每月固定从你的银行账户里转出一笔善款,哪怕每次只是一元钱。

捐多捐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乘着互联网的翅膀,公益捐赠更便捷地融入了年轻人的平凡生活轨迹里。

资料图

然而,将年轻人成互联网捐赠主力的原因仅仅归为“网络原住民论”,也许并不全面。互联网作为技术渠道只是一座桥,价值观念的变迁才是让年轻人走上这座桥,迈向慈善新时代的推动力。

“公益慈善观”的形式取决于方方面面,不为温饱愁的底气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的“90后”“95后”“00后”,他们很多在祖辈、父辈打拼的“温室”里含着金汤匙或者银汤匙出生,对渐渐长大的他们来说,追求财富已不是首要,做一个“特别的我”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正如前不久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如今的“90后”“95后”在就业上,首先看重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而非薪酬的厚与薄。他们的“公益慈善观”亦是如此,这是一以贯之的。

当别人在高级写字楼里实习,而自己在乡村支教;当别人在加班时,而自己在努力发动所有人为留守儿童筹款做公益,这会让年轻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让他们为自己没有“随波逐流”而骄傲,为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自豪。这就是这一代年轻人追求的自我价值,他们捐款、投身公益的初心已不再是出于“居高临下的怜悯”,而在于自己可以付出和给予,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公益成为了他们在社会关注中的高亮标签,他们喜欢这个标签,并愿意持续为之付出精力和爱。

当然,和时代同进步的不只是这届年轻人。政府、企业、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在大步向前,让慈善和公益走进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并呵护他们的慈善公益心。无论是《慈善法》的出台和完善,为年轻人参与互联网捐赠提供更透明的空间和渠道,还是教育部门推动公益劳动与中考、高考升学相挂钩,为青少年公益实践提供更多指导。我们欣喜的看到,中国慈善公益发展正在努力地和世界趋势接轨,驶向日趋成熟的轨道。

相信有一天,年轻人会从“因为做公益很特别,所以我要做公益”,变成“因为大家都在做公益,所以我必须要做公益”,让公益慈善变得更加平常,就像空气和阳光一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诗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