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全面升级,与艺术为邻,品文化盛宴
2019-09-19 文体

在自己的学校看场戏,在自家的社区看场美术展,会是什么感受?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又精心策划了众多活动,近期公布后,引起了很多市民的注意。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据了解,本届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针对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高中生及大学生、艺术教育从业者这三大人群的不同特点精心策划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同时,联动沪上各级校园、艺术机构,将走入约60处校园与文化场馆,总共为学生、市民观众呈现约40项100场的精彩艺术大餐。

观剧团、艺趣社、亲子营是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的特别活动三大品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受众打造的艺术教育特别活动,“菜式”较以往更新颖,“口味”更丰富,为在校学生和亲子家庭体验艺术、走进艺术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针对高中、大学生的“观剧团”,今年以“爱说敢作”为口号,继续鼓励在校学生观戏之余勤于思考、善于评论。从约650份有效报名中遴选出的约300名团员,将按照音乐、舞蹈、戏剧戏曲三大艺术门类分组,在王勇、朱洁静、喻荣军等一批艺术家、专家的指导下,观摩艺术节的所有演出。

针对中小学生的特别活动“艺趣社”旨在搭建一个跨界延展青少年艺术综合实践的平台。今年举办的第二季“慧画无限”公共美术活动,将走出校园,把艺术体验融入城市空间,特邀艺术家与来自全市13个区的中小学生组成四大战队,共同酝酿创意,为宝山智慧湾科创园、徐汇港汇恒隆广场、杨浦东方渔人码头、普陀M50文创园区等城市地标度身定制公共艺术作品。

面向幼儿及亲子家庭的“亲子营”,则携手国际明星团队,艺术节在长江剧场、世博会博物馆WE剧场为上海奉献了3台适合幼儿和家长共同观摩的优秀剧目。澳大利亚DeBase剧团带来的肢体剧《和谐小姐与鲁莽先生的协奏曲》、《着急与等待》,舞台形式生动有趣、演员与观众充分互动,是低年级小朋友的开心果;加拿大五人铜管乐队带来《音乐的历史》,则让大孩子有机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艺术,获取知识,寓教于乐。

此外,今年的艺术教育也比以往更关注自身与学校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结。在“文教结合”机制的引领下,作为加强学校美育的良好载体,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有效补充,除了培养艺术节的“未来观众”之外,艺术节的艺术教育也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上海在校学生艺术教育课堂的延伸。

“文教结合”,也不忘“文旅融合”,艺术节以艺术训练营为艺术教育大餐持续“加温”,以艺术训练和实践为载体,在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青少年之间搭建交流互动的桥梁。去云南、去波兰、去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上海的学生和当地的学生、艺术从业者,一起感受了艺术的魅力。

艺术节组委会表示,作为艺术节“五个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艺术教育让艺术佳肴“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的是城市文化软实力“润物无声”的力量。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