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听完这些故事,你有没有找到坚守星辰大海的理由?
2019-09-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找到坚守星辰大海的理由,找到鼓足风帆的勇气。”台上,满头银发的张兴芝对着台下的年轻人们这么说。在今日上海市交通委举办的“上海市交通行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劳模故事分享会上,这位获得2019“中国航海学会终生成就荣誉称号”的中国第一代女轮机长,用她的故事打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掌声迟迟不断。

═ ═ 在船上流过产经受过巨浪,不后悔 ═ ═ 

张兴芝是最后一位发言者。一出场就伴随着轰隆隆的轰鸣声,大屏幕上显示的是轮船上的运转设备。“当时的设备,噪音能达到80分贝左右,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了23年,我不后悔。因为我非常喜欢。”

年近80岁的这位女轮机长,一辈子打交道的就是船舶的“心脏”。被亲切地称呼为“张老轨”。出生在青岛的她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大海的女儿”,学生时代参加船舶机械小组,看到逼仄的船舱她却很喜欢,后来参加航海运动当舵手,每次扬帆起航,都觉得心情舒畅,“好像没有什么可以阻碍自己了。”年轻的她就对航海充满了渴望,并树立了梦想。

由于第一意向的航海专业不收女同学,考大学时她决定曲线救国选择了“船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她就主动要求留在船上工作,从机匠、三管轮、二管轮到大管轮,每一个岗位都踏踏实实地做了3到4年,终于在1982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海事局的轮机长考试,并被任命为首次通过台湾海峡上海开往广州的客船“长柳轮”的轮机长。    

在船上的23年里,张兴芝流过产,也同所有的海员都一样,遭遇过台风和惊涛骇浪的考验,大海上3000吨的船就如同一片树叶,她经历过机器故障导致的紧张局面,但她没有过退缩,有两点她始终铭记:同舟共济、确保安全。

1988年,张兴芝上岸做了一名人民教师。说到这她哽咽了:“我要把经验技术传授下去,在讲台上,看到那么多同学期待的眼神,和我年轻时一样,我就想着一定要把我所知道的经验和航海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她告诉在场的青年人,和大海打交道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和大海打交道的人是勇敢的人。“我们国家要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的核心是航海强国,这是当代年轻人要承担的责任。希望我们的新航海人能继续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去追逐梦想,找出坚守星辰大海的理由,找到鼓足风帆的勇气。”

═ ═ 更多年轻人走了出来,炼“匠心” ═ 

如张兴芝所希望的那样,很多年轻人如今正成为铁肩担道义的领头人,在上海的地铁、机场、公交、出租、路政、邮政、港航、交运等行业,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匠心故事也让人激动。

“80后”上海女孩吴娜是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国际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三分队分队长,她分享的关键词就是“担当”。制服上的肩章从“一条杠”到“四条杠”,青春印刻了岗位赋予的责任和担当。

第一次穿上安检员制服的吴娜,肩章上还是入门级的“一条杠”,彼时她一脸稚气,会被一些旅客视作安检“菜鸟”而不愿配合。2007年毕业后,她的肩章也换成了“两条杠”,吴娜把一条看做“安全”、一条看做“服务”。为了更好胜任工作,她每次当班都会随身携带一本小本子,记录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点滴心得,并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改进。“三到位、三主动”工作法、“验证六部曲、人检八重点、开箱十四诀”等都成为她提炼的岗位口诀。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总经理张郁从1998年7月进入申通公司,做地铁信号调试等工作已经22个年头。他见证了上海的地铁从一个站到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今天的超大规模运营,用25年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年才能走过的历程。“2025年上海要发展到24条线,作为国家大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非常自豪,也倍感信心。”

海博出租汽车公司第一分公司驾驶员丁建章是上海首届最美“的哥”“的姐”,这位“崇明的哥”见证了上海出租车的黄金阶段。1999年,丁建章成为上海市第一批五星级的出租车司机。“当时只有18个司机考出来,是很难考到的。”为了记路,丁建章车上备着七张地图,上海就有三张,一张是上海市市区地图,一张是上海市郊区地图,一张是上海英文地图。另外4张分别是浙江省高速公路地图、江苏省高速公路地图,三省一市地图,还有一本全国地图册。那时丁建章就练就一个技能,在市区只要说出在什么地方上车,到哪里下车,有几个红绿灯,他都可以准确的报出来。“出租车就是一块城市的招牌。我还有几年要退休了,我要做到退休,让更多乘客感受到大上海的这块金字招牌。”他说。

上海浦东公路养护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养护管理部经理谢震瑜小时候有个“扁鹊梦”,没想到长大了成为了为城市道路桥梁治病的“扁鹊”。他形象地把路面上出现的裂缝、车辙、坑槽等病害视作城市的“皮肤病”,将下水管道污水冒溢、堵塞等诊断为患上了“消化不良”和“肠梗阻”,担当起了路政设施的保健医生。他成功地将每次路面封闭施工时间由原先的27天缩短为7个小时,提升了道路维修效率和通行能力。从“扁鹊梦”到“鲁班梦”,每一个梦想的起点都是向着交通强国的“中国梦”更进一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