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边“生”出了一幅画,上海小囡、重庆女青年都是艺术家
2019-09-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视频

如果你去过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或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可能都看到过日本艺术家浅井裕介的作品。泥土、大地、动物、植物,夸张而富有生趣的线条,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如今,在上海杨浦滨江的土地,他也留下了痕迹。这幅作品,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完成。 

 杨浦滨江边“生”出了一幅画 

走到刚刚开放的杨浦滨江靠近海救大楼那一段,一副巨大的画作在红色塔吊底下的地面缓缓铺开。像是一只大鸟,身体又是一丛丛蔓延的藤蔓和树枝,口吐鲜花,尾巴张开成了能量之源太阳的模样,翅膀的位置,向两侧伸展出的形状,似乎也长成了某种动物。与之相对的,还有一头狼,肢体依然延展如根蔓。而组成这些巨大的动物和植物的,是无数的圆、椭圆、方块、三角、多边形,你想到和不能想到的几何图案。点缀在这些无解的图案中的,是轮船、小汽车、小兔子、大熊猫、章鱼、海豚、水母、蘑菇、小鸡、小鸟、小鸭子和小人儿,等等等等。  

这幅长约260米宽约20米的巨大画作,用浅井裕介的话来解释,就是一副以植物为根底,无限发想,自然生长,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样子,充满着流动的韵律感的一幅作品。  

尽管最终呈现在大地上的绘作是浅井裕介的构想,依靠的是他带来的8人团队。但画作中那些或可爱或质朴或夸张的各种图案,都来自于上海的200个小朋友。

在创作前,他举办了4场工作坊,邀请了这些上海孩子来参加,让他们尽情地对城市中有或没有的动植物发动想象,画好,他一一收集下来,最后再挑选出一些,用特殊的材料剪成剪纸,再烧制在滨江的地面上,这些小朋友稚嫩的笔触和难以预料的异想天开,成为了这幅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个上海小朋友成就画的底色 

穿行在喧嚣的都市,你是否注意过江水的碧波中有芦苇在荡漾,夕阳里的滨江边舒展着大片大片的狗尾巴草。社区花园里不时钻出来一两只小猫,墙壁上壁虎扭着身子躲进爬山虎。草丛里又冒出来一两颗红果,吱吱喳喳的麻雀在电线上排队开会。河滩上小螃蜞吐着泡泡,田沟边小龙虾晃头晃脑在逃跑。

这些美好,就是浅井裕介想要让孩子们注意到、想象出、用笔描绘下来的。“都市的野生”,是这幅即将在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登场的作品的主题。

刚刚从重庆武隆的山中回到大都市的浅井裕介,没有了熟悉的泥巴,选择了在最靠近自然的黄浦江边的大地上留下这幅创作,并将作为永久艺术品保留在浦江边。 

生于1981年的浅井裕介因泥绘壁画而知名,近年来多次发表超过10米的大型泥绘作品。用土与水、石头与火、贴纸与笔等各种材料,在室内外自由奔放地进行绘画。泥土的赭色,是在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色彩。在他以往所描绘的图景中,动植物都是常见的元素,大的嵌套着小的,层层叠叠,微小的生物也即宇宙,充满着原始的部落艺术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体验,又能让人思考很多最初的起源性的问题,譬如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关系。  

他想把他的世界与更多人分享,也让更多的当地人一起对艺术进行表达,这也是他来参与这次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初衷。

 还有“大娟”和“老吴”的参与 

团队中大部分是浅井从日本带来的伙伴。也有中国人。23岁的周秀娟从重庆跟到了上海。今年刚刚从四川美院毕业的她因为视浅井为“偶像”而报名加入了他在武隆的一项艺术创作,成为了志愿者。武隆的创作结束后,又跟着他来到了上海。

爽朗的她让大家都叫她“大娟”,因为觉得这个名字没那么“土”。她学的是空间设计,平时喜欢插画,第一次看到浅井的作品就感到很震撼,对细节、画风都很喜欢。“确认过眼神,是对的人。”如果说在武隆时还只是帮忙,那这次在上海的经历对她来说更有成就感,“可以加入更多我自己的一些设计和创作,而且这幅画会保留下来,就很棒啊。”

说话间,就住在附近的“上海爷叔”吴巧云吃好中饭慢慢踱了过来。和大家熟稔的打了声招呼,他开始剪起了纸。从浅井的团队来到这边开始作画的第一天起,吴巧云就会每天过来帮忙。

吴巧云的儿子在日本读书工作,他也会一点简单的日语,每天会到杨浦滨江边散步的他第一次听说这群日本艺术家要在这里画画,就觉得很有意义。“我看着他们一点点画出来,越来越漂亮。我从小住在这里,这条滨江一直走的,有了这幅画,会变得更有特色,更有艺术氛围,而且以后还能留下来的,我觉得作为上海人,应该来帮帮忙。”吴巧云笑着说,顺便也练练日语,以后去日本看儿子的时候也方便。除了自己一日不落地帮忙,他还会招呼邻居路人一起来帮忙。

“我们早上10点集合,吴先生会比我们来的还早,一直呆到晚上12点,昨天我们做到凌晨2点,他也一直陪着。”浅井说,这让他愈加感悟到土地和艺术对于一个普通人的价值。这也是他的作品一直想要追求和表达的。

 == 专访浅井裕介 == 

公众参与的艺术可以再多一点

问:从以前到现在为何一直喜欢用泥土、在大地上作画?

答:用泥土作画不是标新立异,只是单纯地想把身边有的、看得到的东西作为材料。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会想,日常的身边有什么可以作为绘画的媒介,让大家可以自然而然地作画,后来就发现泥土是个很好的作画媒介,因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材料,能够为绘画赋予无限的生命力,让画作更有生命寓意。

问:这次的艺术作品想表达的是什么?

答:这次我用的颜色是和斑马线一样的颜色,城市中看到斑马线不会有什么想象,我希望带给人们一个新的视角。都市中的人似乎是被“豢养”了,想象力都被拘束了,希望“都市野生”可以开启一种新的想象。

问:为何会收集那么多普通人的作品?

答:通过很多人的参与,即使只参与一两个小时,但都是自愿来参加的,这和强迫来做很不一样,这些“缘分”能让作品更加丰富。艺术应该是公众的,这是我想表达的。

问:您也是自学出身的艺术家,是不是认同,如果愿意,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答:做艺术家要花很多心思,有心都可以参与,而发自内心的喜欢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普通人也可能产生美妙的作品,但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也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的。不过身为艺术家,使命是把艺术传递给更多人来看,从这个角度看,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如果能通过艺术重新认识自己,那就更好了。

问:对于城市空间艺术,个人觉得什么样的是好的?

答:看到旁边睡觉的这位工人,我就想到了一位印度艺术家N.S hasha,我很喜欢他的作品,他的一幅作品画的是在屋顶铺的一整片地毯,各种各样的人在上面安睡,让人知道了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我觉得这是好的作品。而参加了这么多城市艺术节,发现做雕塑、装置艺术的更多,我还是希望绘画的艺术能更多一点,公众参与的艺术可以再多一些。

问:您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有什么印象?永久保留的这份艺术作品,希望能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答:我是第一次来上海。上海发展的非常好,街道很干净,是一个大城市的样子。但大家都非常忙碌,似乎总是有下一个行程,和东京很像。也有每天来帮忙的吴先生这样的人。我无法为人们的生活下定义,我希望人们在看到我的作品之后,稍微可以放松心灵,唤起一些内心的思考,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整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