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升级了“院士长廊”,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院士风采!
2019-09-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中国1500多名院士登上了上海科技馆25米的世界最长“魔墙”(互动信息化数字平台)!

昨天起,上海科技馆全新升级的“院士长廊”正式向市民开放,它以全国1500多名院士信息为数据库基础,结合互联网移动终端功能,打造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院士数字化展示平台,展示院士风采,弘扬科学精神。

指尖轻触,叶叔华、王恩多、吴志强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信息一应俱全,从肖像、视频、文字到书稿手迹都可以在院士长廊上一一展示。

院士长廊采用了时间轴场景、学部场景和风采场景三种不同的大型动态场景。

时间轴场景从1955年中国科学院第一届院士大会开始,以每一届院士增选的年份作为时间节点划分,通过展现增选院士相关的科研成果,将助力中国科技发展的幕后英雄们,逐一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学部场景主要侧重介绍院士的日常生活,让观众走进院士的生活,了解院士们在严谨科研工作之外的“不一样”,观众可以领略到这些科学家们在艺术领域的别样造诣。

风采场景的素材得益于专业摄影师历时近20年对两院院士的采访和跟踪报道,通过即时采访以及摄影艺术的手段,向观众展现了巨幅高清的院士工作与生活照,近距离捕捉到他们的举手投足,充分展现了科学家寄情工作、忘情付出的身影。

在内容方面,升级版“院士长廊”素材收集旨在“聚焦上海、立足全国”,在中国工程科技中心、中国科协创新研究院、上海院士中心、浦东院士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已先后收集整理了约1500多名院士的数据与珍贵资料,其中202名上海院士已全部整理完毕,将先期与观众见面,其余院士的资料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展项还采取了最新的互动展示技术并形成后台管理系统,为项目形成院士资源库打好基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上海科技馆于2008年已建成“院士长廊”,当时运用了静态灯箱图片和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上海院士的风采。随着院士数量的增加和陈展方式的更新,上海科技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之时,对“院士长廊”进行了全新升级改造,着力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与中国两院院士风采。

上海科技馆方面表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家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和发展息息相关。此番对院士长廊的升级改造,正是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体现,希望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能够弘扬和学习科学家精神,将祖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 链接 - 

梦回南宋,探秘“南海I号”

今天,上海科技馆又迎来两位重量级嘉宾——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前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以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他们分别围绕“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和出水文物的科技保护演讲与对谈《沉舟出沧海——“南海I号”探秘》,与观众一同揭开一段封尘海底的历史。

“南海I号”这艘迄今为止发现最大、最完整的宋代船只上有人吗?船内打捞出的珍贵物件浓缩了怎样一段南宋经济、科技及文化史?

当年亲身参与沉船打捞的魏峻首先带领观众跨越时空回到八百年前的南宋。价值连城的“南海I号”沉船是生动的时代缩影,沉船中18万件出土精品文物涵盖金器、瓷器、铁器、丝绸等,精美的器物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科技工艺和艺术审美;船内的生活舱结构和物件装置,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南宋时期航海生存条件现状以及人们的生活智慧。

魏峻还向观众再现了沉船出沧海的现场情形以及后来科考的细节。“船上发现了不少中青年男性的遗骨,没有妇女、儿童和老人的,这也佐证了当时中国航海的生存状态。”有意思的是,船上还发现了咸鸭蛋。

詹长法是一位跨界文物保护专家,学分析化学专业的他在机缘巧合下转型加入文保领域,手中的器材也从化学试剂转变成各类文物。詹长法研究员于2011年加入“南海I号”沉船现状评估与发掘保护预研究项目,他为观众详细介绍了项目中针对沉船打捞后出水文物的保护、船体处理等情况,以及大家感兴趣的出水陶瓷器、金属器的保护修复方案。

“南海I号”是整体打捞上岸的,怎么把箱子打开?船体会不会坍塌?詹长法介绍说,他们与8家单位合作,集中了所有的先进技术,用内窥技术发现船是健康的。“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用到了不少先进技术,例如对漆器进行冷藏及脱盐处理,以及激光清洗文物表面微生物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