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700年“上海县”来龙去脉……闵行博物馆新馆成一张沉甸甸的文化名片
2019-09-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上海县”与今天的“上海市”有着什么联系;三千年马桥文化,又是一段怎样的悠久历史……

历经半年多的试运营和闭馆维修,位于闵行文化公园西南角的闵行博物馆新馆9月26日正式开馆迎客。在这里,你们都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据悉,闵行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设三个常设展厅:《上海县七百年展》《马桥文化展》《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通过丰富的文物、文献资料和现代多媒体展示手段,生动全面地展示了现闵行区版图内的地域历史发展脉络及璀璨多姿的民族乐器文化。除常设展之外,临时特展《丝路启航——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也于同日开放。

闵行博物馆的建成不仅是闵行地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也是表现闵行地区人杰地灵、崇文厚德和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开拓进取,取得累累硕果的一张沉甸甸的文化名片。

 上海县七百年展:看七百年的上海县来龙去脉 

在查看一些老资料、老物件时,常看到“上海县”的名字,它与今天的“上海市”有着什么联系?

上海旧名华亭海,又称上洋或海上,南宋时始设上海镇,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立县。1928年县市分治,上海特别市成立,上海县成为郊县,功能发生转变,乡村面貌初步改观。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县发展成为大上海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与工业卫星城,贡献卓著。1992年,上海县与闵行区合并,700年上海县历史宣告结束。

在闵行博物馆新馆的《上海县七百年》展中,参观者们可以了解上海县700年的历史浮沉。闵行区博物馆的《上海县七百年》展厅,展陈面积约2400平方米。设序厅、东南壮县、江海通津、海纳百川、独立发展、城乡融合六个展区。

展厅以上海县各时期的300余件文物为依托通过全息投影、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手段,由古及今,追根溯源,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七百年历史长河中,上海县的兴衰浮沉,以及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其历史文化成就。

 马桥文化展:展示三千年马桥文化 

谈及上海的悠久历史,避不开“马桥文化”。马桥遗址位于闵行区马桥镇俞塘村,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桥文化展”是闵行博物馆另一个常设展。《马桥文化》基本陈列,展出面积约600平方米,主要展出距今3900至3200年前马桥文化时期的150余件器物。展览分为“依海而生”“始生之物”“造物以术”三个部分,通过多媒体投影、模型、场景复原等手段,重现了马桥文化时期先民傍海而生的生活。

展览向观众展示马桥文化时期先民制作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让观众辨识先民用以传递生产与生活信息的独特符号和用以装饰器物的各种纹饰,以及在硬陶的基础上烧制出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原始瓷。

 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汇集民乐珍贵藏品 

“国乐风华——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展厅展陈面积约900平方米,以中国民族乐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卷轴,从“鉴物”“观影”“赏乐”三个板块展示乐器自身的形态特征和音乐风格,乐器制作技艺的源远流长;呈现乐器与乐人之间的默契羁绊,乐器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相辅相成、交融共存。

展览共有四大陈列单元组成:乐韵流芳、乐改先驱、乐源斫艺、族乐锦绣。通过传统乐器的演变、近代民间乐团的建制发展、现代中国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以及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的展示,多角度全方位地为您展现中国民族乐器文化的历史发展,领略中华民族音乐的唯美,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