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做的!”阅兵式上,上海航天多款装备亮相,你看到了吗?
2019-10-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

“来了!来了!这是我们做的,这是我们做的!”

今天上午,闵行航天城上海航天八部热闹非凡。一大早,不少航天人和家属早早地来到这里,集中收看国庆阅兵仪式。

十里长街,铁流滚滚。伴随着威武雄壮的军乐声,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缓缓驶过长安街。当看到上海航天研制的装备整齐划一地通过天安门时,大家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

此次阅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共有4型装备接受检阅,既有四上阅兵场的“老将”,也有首度惊艳亮相的野战防空导弹,还有舰载防空导弹、末端防御武器系统等。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0所全国劳模唐建平在观礼台上观看了阅兵,当他看到自己亲手制造的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2004年、2009年,我先后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能够受邀观礼,我感到万分高兴和激动,也是我一生的荣耀。”令唐建平更加惊喜的是,今年他又被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庆祝活动。

“能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是何等的光荣。在这里,我看见我们的国家正在以更加强盛的形象走向世界,航天事业也在祖国前进的步伐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航天报国志向、航天强国信念。”唐建平说,“作为技术人员,我们要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和过硬本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航天的兴旺发达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此次阅兵中,149厂复材公司的於聪涛作为预备役方队的一员,踏着正步走过了天安门。回忆参加阅兵的这段历程,这位小伙心情十分激动:“我们航天人虽然不是军人,但是同样承载着保家卫国的使命,需要有更强的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确保我们建成航天强国,为增强国防实力和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与国庆阅兵,充分展示我军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壮我国威军威,是航天人的初心使命,更是航天人的无上荣耀。八院作为我国防务装备研制的重要力量,一次以多型装备亮相国庆盛会,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一定要将此次阅兵任务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好。”自接到阅兵任务起,院党政领导就立下了军令状,决不让阅兵任务在八院误点和误事。由于阅兵任务涉及多个系统、多个方面、多家单位,由八部、149厂、804所等组成的保障团队,早在6月就奔赴阅兵村,每天24小时待命,与阅兵部队密切配合,协调作战。只要阅兵部队有求,必有回应,全力为阅兵任务保驾护航。

作为第四次参加阅兵的明星产品,总指挥张晓铀非常自豪,回想该型号经过的挫折以及研制团队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表示这一产品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成长为守卫国土疆域的主要型号之一,看着亲手研制的产品雄壮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心中既激动又自豪,整个团队的付出化为保家卫国的能力,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首度亮相的型号总指挥魏玉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款产品是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整个团队一往无前、奋勇拼搏的结果。作为承接了这一接力棒的负责人,他表示后续还要带领团队研制更多好用、管用的装备,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自1961年成立、承担防务装备以来,上海航天已从单一承担防空武器仿制,发展成为弹箭星船器多型号并举的重要航天产业基地。其研制的防务装备曾先后参加国庆50周年、6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和建军90周年阅兵,以优异成绩赢得了上级和用户的广泛赞誉,为护卫祖国神圣领土,构筑起一道坚强的“神州天盾”。

今天,还有不少航天装备的设计师参加了集中观看,他们中有的亲身参与过参阅装备的设计研制,有的正在从事参阅装备的服务保障,还有站在默默无闻的装备人身后任劳任怨的家属。他们说,是航天把他们的青春梦想与国家强盛紧密地连结在了一起,作为航天人的平凡一员,愿意用自己平凡的付出,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共同为航天强国的梦想而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