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海市民对精神卫生知识增加,对患者偏见少了
2019-10-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图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患有双相障碍的明明(化名)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医生诊断可以出院,甚至可以工作,但是,监护室老母亲却拒绝接她出院。母亲来会客的时候,明明哭着说:“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吃药的,我想出去画画,我想工作呀!”终于,老母亲点头了,明明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启动“健康上海-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倡导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全力建设上海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推进本市开展心理健康事业发展。

== 看数据 ==

我国心理障碍人数正逐年增多

我国心理障碍人数正逐年增多。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精神疾病(除阿尔茨海默病外)的终身患病率为16.57%;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的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本市今年组织了第四次公众精神卫生知晓度调查,覆盖全市16个区19个监测点1900余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监测显示,市民精神卫生基本知识稳步增加,从2011年的71.0%逐步提高到今年的76.7%,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也在今年开始有了变化,持负面态度的比例首次从40%以上(42%-43%)降到了39%。但是,仍有45.7%的居民认为患者可能做不好的事,有50.3%的居民认为患者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此外,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病因的理解有偏颇。监测显示,65.4%的人认为抑郁症和焦虑症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归咎于外部原因。多数人认为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是患者“工作压力大”或“思想上的问题”造成的,很少比例的人认识到精神疾病是一类存在着生物学、遗传学基础的病,而归咎于个人主观问题。

去年,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凸显了国家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

为贯彻落实“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市卫健委、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等10个部门共同发文,启动了上海市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上海的试点工作覆盖所有16个区,力争经过3年的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健康上海、平安上海建设,基本形成适应上海城市特点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框架,促进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升市民心理健康素养。

 ◇ 案例一 ◇ 

“心脏病”发作?竟和精神疾病有关

一年前,37岁的李先生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每个月总要发作一两次,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有病。“每次发作,我的心脏就好像被一个大手紧紧捏着,似乎要从嗓子眼跳出来。”受怪病困扰的他辗转了多家医院,最终被劝到了精神科。

“第一次走进宛平南路600号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抗拒的。”李先生甚至放弃使用医保卡,用了化名自费挂号,不想和“精神病”有任何关联。

医生的诊断让李先生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得了惊恐发作,又称急性焦虑发作,以反复发作的、突发的惊恐体验,以及强烈的以心脏为主的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症状可以在数分钟内发展至顶峰,甚至有“濒死”感。经过了半年的规范治疗,李先生的病情明显改善。

像李先生这样的病例并不鲜见。据介绍,有焦虑障碍的人群正呈现高发趋势,为最大的精神障碍人群。当然有的只是有焦虑情绪,并不是焦虑障碍。“比如有的人,紧张、心慌、坐立不安,甚至手机响起来他都感到恐惧。还有一些妈妈过分担忧孩子的学习生活,导致焦虑症,比如孩子随口说句话,都会让她们陷入无比焦虑的境况。”

除了焦虑,抑郁症近年来也高发。数据显示,我国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

专家表示,很多人认为看上去外表阳光、性格外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其实不然。除了遗传因素外,抑郁症在各个年龄层都可能发病,如中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休,生活环境发生改变;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亲子关系恶化;中青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大等;产妇因激素变化、角色转化等,都会诱发抑郁症。

 ◇ 案例二 ◇ 

病情已经缓解,家人为何拒绝让她回家?

明明是一位双相障碍的患者,这个疾病很神奇,会使人经常出没于天堂和地狱之间——情绪时高时低。画家梵高也是这种病,情感高涨之时,他用画笔留下了惊世之作;而抑郁的时候,他挥刀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明明今年44岁,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了8年,她是女性病房很出名的“画家”,她有很多作品:向日葵花海、慵懒晒太阳的小猫、水中嬉戏的鱼儿、林间奔跑的小鹿……医务人员们被这些画深深地折服了,她甚至被邀请当了医院公众号的插画师。

明明的监护人是她的母亲,每周来看她一次,但是就是不愿意接她出院。明明的前夫是一位弱视患者,尽管前夫好言相劝明明好好服药,但是她就是不愿意接受。因为一次自行停药,导致明明抑郁复发而割腕自杀被救回后,71岁的母亲强行要求明明两夫妻离婚,并把她送来了医院。    

这样,时间慢慢地过去了,前夫每天雷打不动地来看望她,而明明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前夫来的那短短1小时。

经过医院的治疗,明明病情已经缓解,但当医生建议其母亲将明明带回家,甚至建议她上班,“固执”的老太太就是不同意。

直到有一天,在明明母亲来会客的时候,明明和前夫双双跪了下来。明明哭着说:“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吃药的。我想出去画画,我想工作呀!”此时,原本是“铁石心肠”的老太太泣不成声,终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同意让明明出院。

就这样,明明出院了,并和前夫复婚了。现在她依旧在画插画,国画、油画、工笔画,她都很在行,她也能坚持服药,病情当然是稳定的。“我现在能体会到医生说的真对,‘不吃药,经常犯病的人是患者,吃着药,症状稳定,生活快乐的人是健康人。’”

“最困扰医生的,其实不是治疗,而是在治愈之后,患者难以回归社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乔颖表示,患者们在医院里能得到规范化治疗,但是出院后常常无家可归,更别说融入社会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全病程管理,最后的‘一公里路’是康复,这是由社会、家庭来承担的,他们需要大家的接纳。”

== 专家说 ==

战胜疾病,需要患者、家人、医生等多方合力

乔颖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虽然精神类疾病的诊断都不一样,病症有轻有重,但都折射出一些共性问题:人们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的真实内涵并不了解,或者了解的内容仅仅拘泥于表面,这就导致了接踵而来的漠视和歧视,也导致了患者们走更多的弯路才能接受到正确的医疗,甚至很多人始终未曾诊疗,疾病处于慢性化状态。

在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态和观念调整好,才能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作为家人来讲,包容、理解和接纳是最需要做到的。作为医生,有时候他们的一点点帮助,对患者而言就是大大的支持。

不过,专家们表示,目前社会上对于精神疾病的患者误解和歧视依旧是存在的,而这种认知的转变必将是个长期过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