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剪纸、京剧脸谱、鲁庵印泥……“非遗”进课堂如何产生奇妙变化?
2019-10-14 教育

在静安区实验中学,每周三下午,学生们都会在胡菲老师的指导下上漆画拓展课,他们一边了解知识,一边尝试自己的创作……类似的场景,在上海的各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校园优秀传习基地都不时“上演”。在近日举行的2019年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展示上,静安与全市近80所中小学充分展示了非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成果,展现了非遗文化进课堂后发挥的学科育人作用。

记者 刘春霞

上海学校优秀非遗传习基地已有109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截至目前,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已有109家,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等16所学校刚刚成为新一批传习基地。

在静安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各学校通过研究型、拓展型课程、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了解非遗项目,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静安区实验中学的漆画传习基地,除了在漆画拓展课上教学生,更通过漆画工作室平台带动区内、区外美术教师数十人学习漆画创作。

五四中学在校园内设立了“鲁庵印泥传习工坊”,邀请鲁庵印泥的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符海贤担任讲师,在中学推广印泥文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同时,学校还配套开设了文化导读、专项参观活动等课程,目前已成为学校进行学科渗透传统文化习得精神培育的较为成熟的课程,也是人文学科进行学科德育实践探索的途径与载体。

逸夫职校则建立了以旗袍为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型博览馆,并打造专业建设的教学指导平台、实训创作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非遗文化传播与弘扬窗口为提升学校服装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学会1-2项非遗技能

在上海,已逐步构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学校着力推进非遗文化进课堂,重点建构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编写了“推进非遗进课程教学指南”。

同时,各校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学会1-2项非遗技能;学生可通过喜闻乐见的展、讲、演、赛等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度与认同感。另外,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之间、学校与场馆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搭建了桥梁,“1所基地学校带动10所学校、联动1个社区”的辐射机制,让学生们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记者 刘春霞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