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上音老基建工程师的光荣与冒险,掘地17米,扎牢上音人梦想的根基
2019-10-17 专题

上音歌剧院外观。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上音歌剧院自2016年动工,于2019年7月底竣工,三年多的建造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上音“邻居”翁以路,从小就住在上音附近,热爱艺术、擅长绘画。有感于工人师傅的辛劳和工地建设速度,她拿起手中的画板和画笔,描绘出上音歌剧院施工过程中的一幕幕,并在画作上留下自己的“心情故事”。这片翁以路观察的工地,上音歌剧院基建处处长毛勇全和基建处上音歌剧院项目负责人王似频更为亲切熟悉。他们带来了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世人了解这座新的上海文化地标是如何拔地而起的。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犹记周小燕先生的歌剧心愿 让孩子们真正登台

故事要从2011年初的方案确立阶段开始讲起。“上音师生对这里要建造怎样的建筑,经历了一个认识加深的过程。”王似频回顾道。当一稿兼具实验剧场、博物馆、国际交流中心的多功能综合体方案提交后,引起了不少争议。毛勇全总结说,这片区域地处淮海路、地处风貌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地处人文商业的交接处,是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的汇集地。此外,王似频也一直牢记周小燕教授的梦想:希望她的孩子们(周小燕对学生的称呼)在四五年的学习中,能够真正登台表演。因此,这座建筑的规划设计要满足上音的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契合城市肌理和风貌区街道的建设尺度,并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标。他们逐渐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建立一个专业歌剧院,这也填补了上海文化设施在这方面的空白。尽管所处区域带给上音歌剧院一些设计上的局限,但更多的是赋予了它独特的气质和基调。

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王似频和毛勇全找到了设计师包赞巴克。相较于商业设计师,他更偏向艺术性,并且有过设计歌剧院的经验,充分了解声学、舞台、动线等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法国人,能够更好地理解淮海路的法式风情。“但这样还不够。包赞巴克自费来了2次上海,我们带着他喝喝茶看看街景,实地深入且直观地了解和观察这座城市。”

最终,包赞巴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其尺度、颜色、体量、布局等方面,都和风貌区相协调。比如歌剧院外延高度为18米,中层为24米,内层出于声学需求,高度为34米。但行走在淮海路上,人们是不会看到建筑的最高处的,“当我们拆除外部围挡时,大家完全不觉得建筑很突兀,仍旧像往常一样自如地走过。”再如设计师团队在选择配色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要能够融入周围建筑、又显示出一定的特色。所以,上音歌剧院整体色彩较为淡雅,让人平静;而走进剧场内,独特的“上音蓝”丝绒座椅搭配宝蓝色天花板犹如“星辰大海”,让人沉醉。

上音歌剧院建造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一个六十多一个七十多 他们冲在危险前面

为了满足功能和品质,对标国际顶尖歌剧院,成为上海文化标杆,设计师团队和基建团队在前期筹划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并且注重谋划每个细节。采访中,毛勇全和王似频分享了建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艰辛。上音歌剧院北面为地铁1号线常熟路站,最短距离仅为7.4米。再加上1号线建造时间最早,最为“脆弱”。而歌剧院的西面是地基较浅的历史保护建筑,南面间距仅为5米的老教学楼,足见其地理位置非常局限。要在这里打基坑,具有数十年工程经验的毛勇全也直言“太危险了,太困难了”。“当时我就想,不能出一点事故。”于是,他们决定不采用通常的“钻孔灌注桩”,而是采用“地下连续墙”。用这种方法成槽时,要使用成槽机下挖,无法看到挖掘情况,所以他们采用了类似“夹心饼干”的保护方法。“我们先在外围打下一排水泥土搅拌桩,就这样边挖土边支撑,但一定是‘先撑后挖’。”在团队的努力下,最终基坑深度为14.6米,最深的“坑中坑”达到17米,真是“螺狮壳里做道场”。

建造之初,设计师团队提出周密的噪声检测计划,48小时不间断地检测清楚噪声来源,根据检测得出的地铁公交等外部噪声的数据,决定将观众厅和排练厅悬浮在153组弹簧之上,通过隔振弹簧把座椅下方架空。由此,上音歌剧院成为了国内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毛老师对弹簧平整度要求极高,不能超过2毫米。”调侃的语气中流露出的是团队的严谨态度。“有的弹簧无法使用塔顶,就靠工人们用肩膀抬上去;再加上平整的要求,大家必须一次到位,又难又累。”建造中类似高排架这样最危险的地方,两位甚至冲在最前面,“我今年六十多岁,毛老师七十多岁,我们就是身先士卒,为大家提气!”

由于工作量很大、工期较短,又遭遇不少停工要求,团队只能想尽办法保证施工。挖基坑时,他们“化整为零”,把基坑分成A、B、C坑,其中再分1、2、3坑。“我们还利用空间和时间来交叉施工。当A坑往上做时,B坑往下挖。”没日没夜、争分夺秒,大家的团结和奉献,尤其是毛勇全和王似频几乎在工地“泡”了三年多,才保证上音歌剧院实现了提前竣工。

上音“邻居”——翁以路用手绘画作记录上音剧院的整个建造过程。

手工搭建声学模型 实现世界一流高科技声场

建造上音歌剧院的另一难处在于这是一座专业歌剧院,因此它具有极高的声学要求,要做到隔声、吸声、返声。为了保证每个座位听到的声音都是清晰的,设计之初,团队就采用电脑全方位测试运算,但仍然不放心。于是,他们搭建了1:10舞台声学测试模型,校正实验数据。“这套模型完全按照技术参数来手工搭建,甚至包括座椅织物,也和实际运用的是相同的。”经过五天五夜的测算,他们把得到的数据再与电脑的进行复核。此外,围绕观众席的164块反声板墙体均为双层,内有可移动的矿石棉芯板,通过细微调整制造不同演出所需的声场效果。而歌剧院多曲面多弧度设计的根本原因也是在于满足声学要求,而非艺术美感。

为了让中国观众方便观看和理解剧目的具有8种语言的字幕显示屏,可以根据声音要求移动的天花板,全世界最大的子母台,几乎能满足所有歌剧演出的共计53根灯杆和景杆,为中国民族歌剧特别建立的一套完整麦克系统,悬挂式的芭蕾舞台……多种高科技在此汇聚,歌剧、舞剧、交响乐、民族交响乐、综合音乐会、音乐剧演出等剧种都可表演,符合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气质。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辛劳建设,必有回报。目前,大部分世界知名歌剧院院长和中国音乐院校校长都前来参观过。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陈平更是盛赞,表示这是他在国内看到的最好的歌剧院,这是一个有灵魂的歌剧院。可以说,上音歌剧院实现了“建设对标国际的歌剧院,打造上海文化地标”的目标和眼界。“它现在已经吸引了、未来也必将吸引更多世界顶级剧团前来。”它正在和上海其他艺术场所一起,为市民提供一份更为丰盛的文化“菜单”,增添新鲜的文化“氧气”。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