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自习、蹭课,30岁外卖小哥自学英语只为“看世界”
2019-11-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常鑫/图

晚上7点,路过番禺路381号的星巴克门店内,橘黄色的灯光下,角落里一个穿着蓝色外卖服的身影颇为醒目。蓝衣小哥的身边,白领们敲击着键盘办公,得闲的路人在此喝上一杯咖啡歇脚聊天,而他的手里,捧着的则是一本英语语法入门教材,教材旁边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要背的单词。

这位饿了么外卖员名叫徐小超,今年30岁的他和许多人一样,孤身从老家来沪打拼,但不同的是,他还有着自己的“私心”:学英语看世界。为此,几乎零基础的他,决定“啃书”自学英语。不久前,他学习的样子被一位路人用手机拍下传到网上,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他说,自己只想做一个国际化的外卖骑手,多看看这个世界。

为了了解世界学英语,忍不住“搭讪”老外

无论是来上海,还是送外卖,徐小超的核心目标都很明确:接触外国人,了解外国人。要实现这个目标,学好英语是一条必经之路。他说,正是因为觉得上海外国人多,可以跟他们聊天,他才不顾家人的反对离开老家江西上饶。

在一些人看来,徐小超对于学英语这件事似乎有着执念。曾在学校里学过英语的他表示,小城市英语老师水平有限,自己几乎只学到皮毛,“老师只是通过了考试,教的东西实用性比较差。”他曾尝试在网上找英语教学视频自学,但效果同样不理想,“没有老师给你反馈对错,你只能稀里糊涂往前学。”为了觅得“良师”,他选择来上海碰碰运气。

徐小超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评价为“很差”,他说,刚到上海时自己几乎无法跟外国友人交流。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忍不住”想搭讪他们。“有一次碰到一位70多岁的外国友人,看着挺友善的,很想了解他,但就是说不出来,只能面对面微笑。”徐小超回忆,自己把外卖交给对方后,主动开口问他是哪国人,之后却挤不出其他问题。“他也问了我好多句,可惜我都听不懂,最后我只能笑着说‘goodbye’、‘see you’。”

在工作中,徐小超也曾因为语言不通而碰过壁。他所在的配送团队名叫“专星送”,专门负责配送星巴克门店的订单,一次一位外国客户用全英文下单,但只写了楼号没写具体门牌号。当徐小超打电话联系对方时,一度手足无措。“他开口全英文,我听不懂也没法回答他,后来他等得不耐烦了,就自己下楼取餐了。”他笑言,如果换做现在的自己,肯定会跟他说“go downstairs(下楼)”。

这两次经历让他更急迫地想提升英语水平,为此他给自己提出了两个要求:找更好的老师,花更多的时间。

每天下班后自学至深夜,常在咖啡馆蹭课

来上海前,徐小超曾在老家江西上饶做过一阵销售。今年8月,他孤身来到上海,虽然之前到不少地方旅游过,但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打工还是头一回。

人们最常问他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想学英语”,他的回答是:想和外国人交流,想领略世界上不一样的奇妙。“整个世界除了中国以外,基本都要用英语去开启,如果你不和地球上所有的人去交流,那就少了很多的精彩。”他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要了解这些文化就要学英语,既然要学英语,肯定要开口。这也是他在一次次碰壁后仍坚持“搭讪”外国友人的原因。

刚到上海的两个月,由于在另一家外卖公司配送范围较大,徐小超很难挤出时间来自学英语,为此他特意换了工作。星巴克门店的送餐高峰集中在上下午的工作时间,因此如今每天晚上,他都可以获得一段相对固定的休息时间。为了学英语,他把番禺路上的这家星巴克作为自己的“秘密基地”,每天从下班坐到晚上9点半。

有了时间,徐小超还缺个老师。“老师我确实是请不起,网上的视频200元一年,这边请老师200元一小时。”通过观察,他发现有一名同声传译老师经常来星巴克内上课,之后他便坐在一旁蹭课,偶尔还会提问。虽然提出的问题会有点“轴”,但他始终坚持,学习过程中要把每一个单词、句子的意思吃透。“你不知道具体的含义,就不知道怎么去使用,你可以绕开它,但是就等于永远放弃了去使用这个单词。”

不久前,他学英语的故事也传到了饿了么公司,公司专门赠送了他一年的网课教材,这让他欣喜不已。拿着公司赠送的“大礼包”,他一个劲地点头说:“这个值得珍藏起来。”

“送餐不影响学英语”,趁年轻为梦想奋斗

来上海打工,徐小超的家人并不赞同,但他最终没有顺从家人的要求留在老家。“在老家觉得生活就那样了,感觉这辈子就那样了。”关于和家人之间的故事,他不愿多谈,他只透露,父母已经50多岁,自己刚结婚半年,这次来沪“没跟家里人商量”。

“上海给我的印象是更开放,财富也更多。”目前,徐小超每个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刨去租车费,房租,以及日常生活费,理论上他每个月可以攒下2000元左右。“不过刚来上海,许多东西需要添置,暂时还没攒下什么钱。”

平日吃饭,他最常吃蒸菜,十几元点个菜,汤、饭都可以随便加,这样的一餐在他看来管饱又划算。对于目前的生活,他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住所。“还没找到人合租,每个月要付1800元。”他说,自己所住的公寓楼比较老旧,但好处是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近,赶得上单位每天早上7点的晨会。

为了更有计划地学英语,他给自己定下的短期目标是每天背20个单词。有人问他,学英语会不会耽误送餐。他特意纠正了对方的问题:“应该说送餐不会影响我学英语。”他直言,学英语是他的最终目标,做好送餐的工作只是为了自给自足,能够更安心地学英语。

徐小超自嘲称,迄今为止他用英语搭讪外国友人的成功率为0,很多时候,对方甚至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以前碰到过一个在中国教英语的俄罗斯姑娘,正好在学成语‘安步当车’,我顺便纠正了下她的发音。”在他看来,现阶段自己偶尔能和外国友人交流,靠的并不是自己的努力,而是因为外国友人在努力。“如果他不懂中文,我也不能交流,所以未来我要更努力学英语。”

为了不留遗憾,他希望趁自己还年轻继续留在大城市打拼,他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跟外国友人流畅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或许以后能代表公司去国外送餐呢!”他开玩笑地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