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博青春|挑战不可能!这支青年突击队,让“四叶草”盛装绽放
2019-11-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受访者/图

30天里完成4.3万吨钢结构吊装,当中焊接作业需将钢板加热至140℃以上,前无古人的吊装纪录,施工异常困难、工期紧迫……进博会明日将在上海国展中心开幕,可你知道吗,漂亮的“四叶草”能诞生,能把这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是因为背后有这样一支青年突击队,每天都在场馆内外谱写着“十二时辰”。

从早到晚

  这支青年突击队十二时辰不停歇  

旭日东升,光耀大地,新的一天拉开帷幕。因为家离项目部很远,国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项目部经理抓紧一切时间,在十分钟内解决洗漱和早饭,便出了门。时间还早,他独自驾车行驶在空荡的高架上,往“四叶草”赶去。自工程开工以来,他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状态。

上午9:00-11:00,日照愈加强烈。作为项目安全总监的陈皓俊,每有重大工程,他的身影总是必不可少的。从2017年港珠澳旅检大楼、2018年首届进博会、2019年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工程,他始终用冷静的头脑查找施工作业中的危险隐患,通过分析找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施工中的不安全根源,及时制定落实安全消防措施,提出改正对策。

下午13:00-15:00,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因为工期的紧迫,大家身体的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保障现场人员、机械、材料的供应,合理规划场布,优化施工顺序,提高施工效率,项目工程师胡诗珠和技术员赵紫俊围坐一起,针对上午的现场施工情况以及后续的施工流程,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会。         

傍晚,太阳落山。喧嚣一整天的工地,迎来难得的宁静,而此时的办公室却是熙熙攘攘。项目常务副经理许海峰每天17:30都会利用工人吃饭的间隙时间,组织各分包单位负责人和现场带班人到项目部召开项目例会,将这一天现场的生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都梳理一遍,并就明天的施工安排任务再和大家进行一对一的交底,确保现场24小时的高效运转。

白天的劳作之后,晚上21:00-23:00,夜深人静,资料员刘欢和李杭泽仍坚守在岗位上,加班加点地补资料、写施工日志、填报表。他们坚持施工与资料报验双同步的做法,按照各单体检验批施工顺序,完成一批,检验一批,归档一批。在完成焊接、高强螺栓施工、压型钢板铺设、防火防腐涂装以后,紧跟自查工作。

子时,一天在此时归结,又在此刻开始。就在这万物寂静的时刻,负责夜班的李巍峰和韩履光开始了他们的“夜生活”。查看现场施工进度、检查设备运行状况、询问构件到达时间……此时的他们,就是这个工程的夜间“项目经理”。

再续前缘

 用青春谱写“四叶草”新篇章  

记者了解到,上海建工与“四叶草”的缘分始于2012年,延续于2018年首届进博会。今年4月25日,上海建工接到国家会展中心展馆规模提升工程的建设任务通知,与四叶草“再续前缘”。

据悉,此次展馆规模提升工程包括国家会展中心1号馆、2号馆16米标高展厅内增设楼板,1号馆、2号馆两侧增设汽车坡道,1号馆、2号馆间中央通道增设楼板,B0与B1间增设中央大道,辅楼各类房间使用功能改造,相应的装饰与机电系统改造等六大部分。相较于去年的功能提升工程以装饰为主,今年的工程需要增加结构,难度更大。        

如今漂亮的四叶草背后,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工艺——桩基团队采用先进的免共振锤等施工工艺,耗时45天完成了330根桩基施工;钢结构团队在40天的时间里完成4.3万多吨钢结构吊装任务,该工程的用钢量超过南浦、徐浦、杨浦三座大桥总用钢量还多8000吨;青年突击队还运用BIM技术,与安装团队一起研究改进,通过装配式、模块化助力机电系统改造,从严现场安全质量管控,终于创出了4个月完成常规1年安装工程量的新业绩。

青年突击队在项目负责人、“80后”刘亚涛的带领下,协调各家单位技术组发挥创新思维,提出创新方案,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科技攻关。

在1、2号馆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周边的其他展馆继续开展,做好“不停展”施工、保证夜间施工的安全性,突击队队员们自发组织夜间值班,以工程部经理施冲、安全部经理万山为首的巡查小队定时定点对施工场馆进行全范围巡查。对于上报夜间施工的地点进行重点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危险源。一旦遇到重大施工节点,施工人员便会通宵,而突击队成员们也就跟着一起通宵,第二天照常上班。一天下来,突击队员们的微信运动步数常常超过2万步,很是辛苦。

王兆隆,作为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参加过2012年国展综合体、2018年进博会场馆提升工程建设,此次与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成员们一起,全身心投入工程项目的建设中。“5+2”“白+黑”就是她的工作节奏。孩子刚上幼儿园,她却无法陪伴,每次晚归,扑在她怀里叫着“妈妈你送我去幼儿园好不好”、“我想妈妈来接我”的声声稚语,都会让她红了双眼。

安全部经理万山原本计划5月结婚,因接到工程建设任务,把婚礼推迟到10月底,他说“安全重要,我不能离开”;技术员吕伟伟除了订婚请假2天回了一趟老家,其他时候天天蹲在项目;新进员工仲青,吃住在项目,全程参与竣工资料编制工作,不敢有一丝马虎……

随着工程的竣工,上海建工收到了建设方发来的后期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一项就是做好相关证件的办理工作。办证看似简单,实际非常繁琐。综合办主任马少东多次与进博局、公安局、警卫局沟通,与分包单位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保障人员及车辆信息收集并上报,确保了后期保障人员证件的及时办理。

用青春为“四叶草”谱写新篇章,上海建工的这支突击队用行动为进博会建设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