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上海青年美展助力青年艺术人才智库建设
2019-11-13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摄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展现才华的平台,曾经在全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一大批现在中国美术界的中坚力量都是从上海青年美展走出去的。在休整了6年之后,上海青年美展再出发,定为第15届。并且决定常态化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针对上海青年美展的发展,青年报记者独家对话主办方之一的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主持工作)阮竣。

  青年美展再出发:助力青年艺术人才智库建设  

青年报:为什么在休整6年之后决定重启上海青年美展?

阮竣:上一届青年美展是2013年举办的,后来刘海粟美术馆经历了场馆的拆迁和新建,上海青年美展也就停办了几年。这6年间,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针对青年人的艺术展览和博览会,但其实上海青年美展的影响力还在,很多现在的艺术大咖都是从上海青年美展走出去的,比如丁乙、蔡国强这样的著名艺术家。这是上海的一个文化品牌,不应该中断。所以我们决定重启这个项目。

青年报:你也说了,现在全国有很多针对青年人的艺术展览和博览会,再出发的上海青年美展会如何做到错位竞争?

阮竣:我们休整了6年,休整是有休整的好处的,这使得我们可以冷静下来,思考未来向何处去。过去上海青年美展也就是一个展览,展览结束了活动也就结束了。现在我们在想如何将展览的成果放到最大。我们准备以青年美展为基础,建设一个以刘海粟美术馆为中心的青年艺术人才智库。对那些获奖、入选美展的青年艺术家进行持续的扶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青年美展怎么做:给青年艺术人才提供持续扶持  

青年报:如何确保上海青年美展能够可持续地不断发展?

阮竣:1999年,市里希望刘海粟美术馆能够参与主办上海青年美展,2001年我们全面介入了青年美展的运作。在6年休整之后,我们觉得上海青年美展要办下去,就不能再端着一个学术平台的架子,要真正地深入青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的转变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要实现常态化办展。过去青年美展办办停停,这不利于一个文化品牌的树立。现在我们想青年美展今后就是两年举办一届。另外,我们这次实现了青年人才选拔模式的多元化。过去青年美展有很多奖项,陈逸飞设立过一个“孟光奖”,明圆集团设立过一个“明圆美术奖”,这届开始我们统一叫“刘海粟美术奖”。刘海粟先生是大画家也是一个大教育家,他创立的上海美专是中国第一所专业美术学校。所以以他的名字作为青年美展奖项的命名,这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青年报:能具体讲讲上海青年美展革新的软件方面吗?

阮竣:我前面说,我们会对青年美展的参展艺术家给予持续扶持。举个例子,这次青年美展1位刘海粟美术大奖获得者,5位刘海粟美术奖获得者,我们都一一进行了沟通。他们获奖是没有奖金的,但我们给他们一个承诺。我们承诺刘海粟美术大奖获得者,为他们举办一个个人展览。展览的形式和展览的策划,由他们自己决定,我们全力扶持配合。我们还承诺刘海粟美术奖获得者,为他们举办一个群展。同时,我们还会给他们一些跨界合作的机会。最近德国总领事馆和我们在一起要举办一个以时间为主体的女性艺术展,我们的获奖者就有一位女性,我们就推荐她去参加这个展览。

  青年美展有何反映:青年艺术同质化问题需要引导  

青年报:从此次上海青年美展你看到了青年美术创作的哪些新特点?

阮竣:我们这次征集的是45岁以下艺术家创作的1264件作品,艺术家来自30个省市和自治区。我们原本想,作品应该体现出十分丰富的地域色彩。但是现在我们看不出这种地域性。在信息化时代,艺术教育的模式趋同,艺术表达的方式趋同,这是一个趋势,但是这对艺术创作是不利的,因为这显示了青年艺术家个性的缺失。于是我们有一点担心,现在艺术圈竞争如此激烈,如果没有一点个性,又如何安身立命呢?

青年报: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准备怎么做?

阮竣:我们作为青年美展的主办方之一,作为一家公立美术馆,我们有责任对青年艺术家进行引导,让他们找回自己的个性,在作品体现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国家形象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融入。我们会有一些扶青计划推出,会引导青年艺术家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探讨一个共同的话题,来看出各自的不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摄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