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建筑的“蝶变”,品城市文化“余香”
2019-11-14 专题

近年来,上海市推动老建筑、老厂房和老街区的城市更新,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为上海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老建筑的华丽“蝶变”, 既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更加凸显了城市人文脉络。

幸福生活需要有历史文化的熏陶。要坚守文化城市文化的“灵魂”,要妥善处理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我们对下列三种具有海派特色的上海老建筑进行探讨。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民居住宅的微更新“开放”里弄 创新生活

相较于其他老建筑类型,里弄民居的功能性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里弄的居住者也延续以往的生活方式,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但对仍在内部居住者所在空间的改建既不容易,也不现实。因此,如何在保护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让里弄这种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愚园路城市微更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为居住者带来有获得感的新生活方式。烟火气息与精致生活并存的公共市集得到了居民们的好评:社区食堂、便利小店、社区菜场,以及手艺人开设的原汁原味裁缝店、修锁店、鞋匠铺等。“生活”味道不变,载体品质与时俱进。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需求。愚园路民居微更新,也体现了这个特质。改造者深入社区、聆听各方需求的出发点,激发邻里自治共治的潜能,改善里弄片区相对封闭的现状,增强社区间联系,使新增公共设施更好地服务在地居民。

名人故居的新拓展探索多业态共存

保存城市记忆、挖掘城市文脉,是这一辈上海人与父辈的维系所在。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人文遗产正在消失。名人故居、教会建筑等精致老洋房中蕴藏的那些逸闻往事,信手掇拾便是一段沉甸甸的信史。它们理应伴随老建筑新发展,续写过往荣光。

体量较小的老洋房,如现代文坛“三剑客”之一施蛰存先生的旧居,摇身一变成为集文艺咖啡馆、潮牌买手店和文化艺术展为一体的跨界生活美学空间。体量较大的老洋房,则多用于展示和承办活动。比如衡复艺术中心(原名为美国共济会堂,又名“美生堂”)、孙科别墅等,多被打造成经典品牌的首发地、精彩活动的承载地、精致文化的交汇地。在修缮工程中,它们大都保留外立面原始风貌及大部分室内装饰,展现当时或典雅、或厚重的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孙科别墅所处的上生新所原有“哥伦比亚住宅圈”,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一个时尚社区;它不仅有居住功能,同时也有公共服务的功能,周边的人都可在此享受各种公共服务。这种“生活圈”的理念,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得到了考虑。最终,小片绿地、商业配套、休闲广场等新功能逐一出现,上生新所以敞开之姿与周边老社区融为一体,做到“可达”和“宜居”。

老厂房的新改造反映历史 赋能未来

上海是中国现代工业发源地,伴随工业阵地的转移,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遗产被留存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们同样不适宜被直接拆去。而厂房、仓库通常体量巨大、空间封闭、造型单一,因此对它们保护并再呈现的任务较重。

以毛麻仓库工业建筑为例,改造设计时并不强调人的使用和欣赏。但置于滨江大环境中,必然会有更多民众去使用,有更多新时尚功能被植入,满足新的使用要求。这就要求考虑怎样能够把毛麻仓库建筑本身以及周边场地的情况特征,通过创新设计以提升它的使用价值。

毛麻仓库建于上世纪20年代,板柱结构,红砖外墙;其北侧的厂房则建于上世纪70年代,排架结构,水泥拉毛外墙。二者相互并置,相互呼应,相互印证,正像一个微缩的滨江历史片段,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代特征。由此,再设计时二者得到连接,能够还原历史,并唤起使用者和参观者的审美情绪。

在空间改造上,仓库沿江墙体被打开,与黄浦江产生互动;增加便于植入新功能和便于使用的坡道;厂房底层局部打开,与仓库东侧船坞及北侧、西侧之间形成连续人行流线,以纳入人的活动。经过改造,工业老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合新功能,并和周边场地产生互动。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交流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精髓所在,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往往来自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交织,而公共空间正是保留个性、体现城市文脉、涵养城市品质的最佳场所。

 - 问and答 - 

老建筑历史文化基因激发城市的创造力

受访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姚栋

●您认为现在注重对老建筑的再使用和新发展的原因为何?

随着经济发展,整个民族都有了强烈的文化自信需要和自我文化身份再构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就会逐渐寻找体现他们自己文化、自己建成的足迹,统称建成里程。因此,对于遗产价值的发现和认识,在过去三五年间发生了快速转变。

这些里弄、厂房看似和摩天高楼有些差距,但它们包含的文化价值,一代一代上海人在建设过程中付出努力所蕴含的价值,塑造出的环境条件,都是构成丰富、有特点的文化的重要背景。它们提供了更加坚实、更加真实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往往与建成环境密切结合。建成环境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要素,激发人们的创造。

●您对于杨浦滨江的认知和理解是怎样的?

在过去十数年间,各个城市滨水空间都在开发,其他滨江区可能更新、更宽敞,但却较难从中感觉到这座城市过去一百五十年的发展史。杨浦滨江体现出过去十年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保存。虽然它很狭窄,却提供了市民、参观者最近距离接触城市母亲河黄浦江的可能性,与水的亲近是最密切的。这种与自然环境的近距离接触,满足了对生态保护的诉求,在城市中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杨浦滨江体现了文化和生态的双重价值,这是当代发展的重要脉络。

●那么老建筑在保留和呈现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做到适应时代、为今人更多更好地使用?

城市建设中,中央和地方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出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的变化。许多城市里存在大量未被利用的空间,我们称之为闲置的空间。对它们的利用,就对城市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更复杂的方法、更精细的管理,去解决不同产权方之间的利益关联,这是一种新要求。仍以杨浦滨江为例,其中杨树浦水厂的栈道,如前所说它提供了亲水的机会;而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把原来遗产可能存在的使用上的矛盾得到创造性的化解;另外,杨树浦水厂直到今天依然承担着公共自来水的供应,因此具有安防要求。这部分栈道并非从内部进行贯通,而是搭建在黄浦江上。滨江沿线贯通,可以说是各方、各部门一起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结果。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